择栖何处觅千官,无语西山故屈盘。
独客来时惟偃卧,杏花残后更春寒。
乌衣门巷斜阳满,白发梨园旧雨看。
振旅收京馀愤慨,始悲才似寄奴难。
择栖何处觅千官,无语西山故屈盘。
独客来时惟偃卧,杏花残后更春寒。
乌衣门巷斜阳满,白发梨园旧雨看。
振旅收京馀愤慨,始悲才似寄奴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旧京(北京)的怀旧之情和感慨。首句“择栖何处觅千官”,暗示了昔日繁华的京城如今已非昔比,官员们各寻归宿。次句“无语西山故屈盘”,以西山的沉默和蜿蜒曲折象征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独客来时惟偃卧,杏花残后更春寒”两句,通过个人的孤独体验,进一步渲染了京城的冷落与凄清,杏花凋零后的春寒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接着,“乌衣门巷斜阳满”描绘了夕阳下乌衣巷的衰败景象,暗示了往日权贵的没落。
“白发梨园旧雨看”中,“梨园”通常指戏曲演员,这里可能暗指曾经的宫廷文化或艺术生活,而“旧雨”则借指老朋友,表达对过去文化的怀念。最后一句“振旅收京馀愤慨,始悲才似寄奴难”,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如同南朝刘裕(字寄奴)般难以施展,表达了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于物,展现了诗人对旧京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身际遇的感慨,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众人观者都言苦,日日望雨又不雨。
幸得一片云,推来自天北。
须臾变作大云,有黑亦有白。
令人观之恐怖生,若要作雨不如此不得。
雨未至兮雷先鸣,惊人不须用多,只一声魈肝鬼胆不知在何处,世上亦有奸人立不住。
树头萧萧风作闹,如今却是雨真到。
吾且闭门高坐看汝落,落到三日五日也不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