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尊地卑分君臣,乾男坤女生男孙。
怀恩抱义成人伦,入有双亲出有君。
行义显亲亲以尊,隆恩敦君君以仁。
君仁亲尊恩义纯,双全忠孝参乾坤。
春秋乱贼纷然起,仲尼一笔扶人纪。
天尊地卑分君臣,乾男坤女生男孙。
怀恩抱义成人伦,入有双亲出有君。
行义显亲亲以尊,隆恩敦君君以仁。
君仁亲尊恩义纯,双全忠孝参乾坤。
春秋乱贼纷然起,仲尼一笔扶人纪。
这首诗是一篇讨论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的作品,通过天地阴阳、君臣父子的对比,阐述了孝悌的重要性。诗人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了仁义的纯正,以及忠孝之德与自然法则的和谐统一。
开篇“天尊地卑分君臣”直白地表达了宇宙间尊卑有序的哲学观,紧接着“乾男坤女生男孙”则是对《易经》中乾、坤两卦的引申,进一步强化了自然法则与人伦关系的关联。
诗中的“怀恩抱义成人伦”,说明了个体在社会中成长过程中的道德自觉和情感寄托。接下来的“入有双亲出有君”则是对个人在家庭及国家间角色转换的描述,突出了孝悌与忠顺的双重责任。
以下几句“行义显亲亲以尊,隆恩敦君君以仁。君仁亲尊恩义纯,双全忠孝参乾坤。”进一步深化了上述观点,指出在行动上体现孝悌之道不仅是对父母的尊敬,也是对君主的忠顺。最后一句“双全忠孝参乾坤”则将个人的伦理修养与宇宙自然法则相结合,表达了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春秋乱贼纷然起,仲尼一笔扶人纪。”则是对儒家思想在动荡时世中的指导作用的颂扬。这里的“仲尼”指的是孔子,而“一笔扶人纪”则形象地表达了儒家教义在乱世中维系人伦、纠正时弊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秩序和人伦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