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佛龙冈土一邱,卧龙不起已千秋。
湖滨旷野开生面,青染孤峰像佛头。
柳陌游丝曾系马,桐阶落叶乱鸣鸠。
伊人来去无踪迹,重叠山环小一楼。
彷佛龙冈土一邱,卧龙不起已千秋。
湖滨旷野开生面,青染孤峰像佛头。
柳陌游丝曾系马,桐阶落叶乱鸣鸠。
伊人来去无踪迹,重叠山环小一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友不遇的诗人,在新竹青草湖边的感化堂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句“彷佛龙冈土一邱,卧龙不起已千秋”,以“龙冈”为喻,形容此处如同龙眠之地,虽已千年,但龙未醒,暗含着对隐者或逝去时光的怀念。接着,“湖滨旷野开生面,青染孤峰像佛头”两句,描绘了湖畔开阔的景象,青色的山峰仿佛佛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柳陌游丝曾系马,桐阶落叶乱鸣鸠”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如柳树、游丝、桐树、落叶和鸣鸠,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最后,“伊人来去无踪迹,重叠山环小一楼”表达了诗人对隐者行踪的追寻与失落,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捕捉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天上使星临雁塞,满城风雪荡旌旆。
犒赏连营倍战心,健儿已遁龙荒外。
君不见岢岚州,云连雉堞生边愁。
寒天惨淡日易落,偏令鸟雀群啁啾。
郁潾结冰高于岸,逝水暗咽翻西流。
防秋复防秋,不虞岁暮烽火稠,黠虏交攻孤垒破,马牛去尽犬独留。
犬蹲屋角吠山月,鬼打钟声登戍楼。
三关父老且挥涕,当代应多卫霍俦。
今人白首待勋业,古人壮志图封侯。
都护时能练士卒,还念严冬穷到骨。
穷愁有骨可聊生,犹胜无功此身没。
胡骑又从西北来,停鞭几为苍生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