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罗一峰先生三首·其三》
《挽罗一峰先生三首·其三》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莼鲈一箸尚休官,何处清风有状元。

梦破孤舟看野水,酒醒残月坐丘园。

寻常烟雨春芳歇,三四儿孙玉树存。

流水行云任分付,天无可怨我何言。

(0)
鉴赏

这首诗以哀悼逝者为主题,情感深沉而内敛。首句“莼鲈一箸尚休官”,以莼菜和鲈鱼的佳肴比喻对官场的留恋,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下官职,隐喻了人生的抉择与放弃。接下来,“何处清风有状元”一句,似乎在询问何处能寻得清风般的清明与高洁,暗含对逝者的赞美与怀念。

“梦破孤舟看野水,酒醒残月坐丘园。”这两句描绘了逝者生前的生活场景,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对逝者生活状态的追忆与感慨。孤舟、野水、残月、丘园,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寻常烟雨春芳歇,三四儿孙玉树存。”这里将逝者比作“玉树”,寓意其品德高尚如玉,即使逝去,儿孙们仍能继承其美德,如同春日之花虽已凋零,但其种子(儿孙)却能继续繁衍,传递着生命的延续与美德的传承。

最后,“流水行云任分付,天无可怨我何言。”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平静接受,认为人生如流水行云,自然流转,无法强求,面对天道,无怨无悔。这种豁达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逝者的尊重与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缅怀,展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逝者的崇高敬意,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拜都御史之命留别广东诸同寅

相亲未久即相知,忍向江头话别离。

明主恩深无可报,苍生望重有何为。

舟移南海乘潮发,帆挂东风带雨吹。

明到梅关重回首,天南天北几相思。

(0)

五月十六日与林锦衣食荔支偶成

海邦荔支品多美,绝美无如进奉子。

南人惯识已誇羡,北人初见尤惊喜。

剥开鸡卵玉满苞,嚼出琼浆香溅齿。

解酲消渴日千颗,未许杨梅雪梨比。

忆昔永元天宝间,贡出西川与交趾。

十里五里一置堠,人马困顿多道死。

此果得名想此时,讽谏有诗载青史。

我朝列圣鉴往事,穷荒献味皆禁止。

大庖九鼎罗八珍,果核时新亦无此。

我曹何幸得饱啖,念所从来感恩耳。

作诗写赠知心人,无奈心驰天万里。

(0)

次韵奉亚卿章公大经

志务忠诚肯务华,直言端不顾身家。

名高四海人争仰,望重群僚世共誇。

节向疾风知劲草,文从丽日见奇花。

愧予亦得陪清会,细读新诗字字嘉。

(0)

挽刑部刘尚书

半世台端著绣衣,晚居司寇肃刑威。

匡时有术君恩重,执法无私士论归。

抱病乍回疏傅辙,招魂忽傍子陵矶。

海邦畿甸存遗爱,望绝苍生雨泪挥。

(0)

章方伯尚素家山十景之四·其二江旭浮金

桃花渡接舜江潮,景态朝来未易描。

一片綵霞扶日上,万条金缕逐波摇。

龙门鲤化翻朱鬣,蛟室人归弄绛绡。

满目晴光观不尽,乘槎思汎海天遥。

(0)

和内阁李学士赏花诗·其五

兆协文明夏始芳,昔贤何乃视为常。

凤池培得千金种,鳌禁堆成百宝妆。

近侍曾闻亚姚魏,品题今喜赖苏黄。

调高春雪知难和,引兴还须釂巨觞。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