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空劫勿能收,岂为尘机作系留。
妙体本来无处所,通身何更问纵由。
灵然一句超群象,迥出三乘不假修。
撒手那边诸圣外,回程堪作火中牛。
迢迢空劫勿能收,岂为尘机作系留。
妙体本来无处所,通身何更问纵由。
灵然一句超群象,迥出三乘不假修。
撒手那边诸圣外,回程堪作火中牛。
这首诗《祖意》是唐代常察所作,其深邃的禅理与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精微之处的深刻理解。
首句“迢迢空劫勿能收”,以“迢迢”形容时间之长,“空劫”指无始无终的时间,暗示了佛法真理超越时间的限制,无法以有限的时空去衡量或捕捉。接着“岂为尘机作系留”,则指出佛法并非被尘世的欲望和机械化的思维所束缚,而是超越了这些世俗的局限。
“妙体本来无处所”,进一步阐述佛法的本质,即真理的本体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它不在任何特定的地方,也不属于任何具体的形态。这强调了佛法的超然性,以及寻求真理时需要超越表象,直击本质。
“通身何更问纵由”,意味着在理解佛法时,不应局限于局部或表面的理解,而应整体把握,深入探究。这里强调了全面性和深度的重要性。
“灵然一句超群象,迥出三乘不假修”,指出了一句话就能超越一切现象,直接触及真理的核心,无需通过繁琐的修行过程。这反映了禅宗追求直觉顿悟的思想。
最后,“撒手那边诸圣外,回程堪作火中牛”,表达了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要勇于放手,超越常规的束缚,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要勇往直前。这里的“火中牛”比喻在困难中仍能坚持自我,寻找真理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佛法的真谛,鼓励人们超越世俗的束缚,直面内心,寻求真理。
公掾富沙,来就师语。少服师训,称公豪举。
后二十年,麾节煌煌。老客辇寺,传公除郎。
桂联荆渚,朔风孔棘。见公起家,大刀长戟。
冠弹复挂,印刻复销。羡公枪榆,如抟扶摇。
如生马驹,不受控勒。如钢百鍊,愈不改色。
士不患才,患不身脩。脩身既才,奚訾奚尤。
士挟一能,足以駴世。公百其蕴,而不尽试。
私尝啧啧,叹公不逢。公笑谓予,子何褊胸。
坟寺虚席,乃命扫洒。曰子非我,子岂肯下。
感激怀人,慷慨受知。愧无黄金,铸钟子期。
事与心违,公又仙去。精灵地下,知予心事。
哭西州门,何必羊侯。万事宛如,华屋山丘。
《祭静江帅曾吏部》【宋·释善珍】公掾富沙,来就师语。少服师训,称公豪举。后二十年,麾节煌煌。老客辇寺,传公除郎。桂联荆渚,朔风孔棘。见公起家,大刀长戟。冠弹复挂,印刻复销。羡公枪榆,如抟扶摇。如生马驹,不受控勒。如钢百鍊,愈不改色。士不患才,患不身脩。脩身既才,奚訾奚尤。士挟一能,足以駴世。公百其蕴,而不尽试。私尝啧啧,叹公不逢。公笑谓予,子何褊胸。坟寺虚席,乃命扫洒。曰子非我,子岂肯下。感激怀人,慷慨受知。愧无黄金,铸钟子期。事与心违,公又仙去。精灵地下,知予心事。哭西州门,何必羊侯。万事宛如,华屋山丘。
https://shici.929r.com/shici/HQUn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