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阳走笔呈以道》
《桂阳走笔呈以道》全文
宋 / 曹彦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别后蓬丘老,分杯岁又阑。

发因求道白,心但济时丹。

疟鬼三秋热,河鱼六月寒。

不图梅影夜,对榻共平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ìyángzǒuchéngdào
sòng / cáoyànyuē

biéhòupéngqiūlǎofēnbēisuìyòulán

yīnqiúdàobáixīndànshídān

nüèguǐsānqiūliùyuèhán

méiyǐngduìgòngpíngān

翻译
离别后我在蓬丘渐渐老去,每年的岁末又到了举杯共饮的时候。
为了寻求真理,我的头发因修行而变白,心中只想用丹药救济世人。
疟疾鬼在秋天还带来酷热,而六月的黄河之鱼却感到寒冷。
未曾料想,在梅花照影的夜晚,我们能共享宁静的时光。
注释
蓬丘: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阑:将尽,年末。
发因求道白:头发因追求道义而变白。
济时丹:救济世人的丹药,比喻为实现理想。
疟鬼:指疟疾。
六月寒:形容反常的冷。
梅影:梅花的影子,象征寒冬或高洁。
对榻共平安:两人同床共枕,共享安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桂阳走笔呈以道》,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首句“别后蓬丘老”,以蓬丘比喻离别后的孤独和岁月的流逝,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次句“分杯岁又阑”则暗示了时光荏苒,一年将尽,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发因求道白,心但济时丹”两句,诗人借白发的增多表达对追求真理和济世救民理想的执着,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责任感。接下来,“疟鬼三秋热,河鱼六月寒”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生活中的困苦和环境的恶劣,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并未因此而动摇。

最后两句“不图梅影夜,对榻共平安”,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度安宁夜晚的期盼,虽然现实中无法相见,但心中仍怀有对彼此平安的深深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抒怀与哲思结合的特点。

作者介绍
曹彦约

曹彦约
朝代:宋   字:简甫   号:昌谷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生辰:1157~1228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猜你喜欢

赠友人之章贡

秋雨正冥冥,秋风何淅淅。

对酒送行人,忧思坐填积。

黄鹄不可驯,飞蓬易相识。

几日对崆峒,沧洲渺难极。

(0)

相台

负郭东南裴相台,绿溪一径踏苍苔。

此日城闉少人到,当时公府弃官来。

禅床象屋留光雨,书沼蛙声噤鞠灰。

坐待氛尘纯敛净,举头应解识三台。

(0)

台城路.为吴子述题春眠听雨图

鬓丝自织回肠谱,迷离乱愁还醒。

遗挂销尘,零弦语夜,又是断鸿幽哽。

风凄雨萦,念阔被虚帷,此怀偏省。

残点沈沈,五更暗烛吊清影。

江南好春似锦,怪鹃红易染,吹上孤枕。

云想翘鬟,花回秀靥,閒了旧时明镜。

谁研泪粉,便写出来生,倩魂难并。

梦短天长,倦吟成瘦沈。

(0)

从军行

羌笛横吹塞下秋,骁骑铁马满边头。

丈夫报国应如此,不扫蓬婆誓不休。

(0)

读史述·其二十五王猛

景略敬仲匹,西北千群空。观其驭邓?,大类隆准公。

古来草创业,善作期善终。

敌棋难尽杀,须让东南风。

赌墅得胜著,残局收全功。

方信敬仲奇,小白徒英雄。

(0)

读史述·其八苏武

苏武挺奇骨,矻然不可移。

齧雪兼咽旃,掘鼠还牧羠。

孤臣合穷死,不用青天知。

区区惜朝露,故人真女儿。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