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黯黯篆烟销,久客归心付寂寥。
半枕家山天易曙,一窗风雨夜无聊。
北鸿阻海书难寄,南树逢秋叶未凋。
谁念朱明最深处,有人重负菊花朝。
孤灯黯黯篆烟销,久客归心付寂寥。
半枕家山天易曙,一窗风雨夜无聊。
北鸿阻海书难寄,南树逢秋叶未凋。
谁念朱明最深处,有人重负菊花朝。
此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夜晚独坐,孤灯相伴的凄凉景象。首句“孤灯黯黯篆烟销”以暗淡的灯光和消散的篆香起笔,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接着,“久客归心付寂寥”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离家在外,内心渴望回归家乡的情感。
“半枕家山天易曙,一窗风雨夜无聊”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但现实中的夜晚却因风雨而显得更加无趣。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北鸿阻海书难寄,南树逢秋叶未凋”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北飞的大雁难以越过大海传递书信,而南方的树木在秋天依然绿意盎然,象征着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与祝福。
最后,“谁念朱明最深处,有人重负菊花朝”表达了诗人对无人理解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感慨。在深秋时节,诗人独自一人,重负着对菊花的敬仰与怀念,暗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离乡背井、思念故土的心境,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深切关怀。
十年学道,遇明师、指破神仙真诀。
一句便知天外事,万载千年疑绝。
见色明心,闻声悟道,此理难言说。
玄关斡运,心生无限欢悦。
放开匝地清风,迷云散尽,露出青霄月。
万里乾坤明似水,一色寒光皎洁。
玉户推开,珠帘高卷,坐对千岩雪。
人牛不见,悟个不生不灭。
混沌之中,恍惚存亡,何所运为。
自初分天地,三才应化,山川华丽,秀野兰芝。
日月鲜明,移神显焕,洞晓阴阳合圣机。
通爻象,离龙坎虎,二兽相持。山头雾锁寒溪。
震霹雳、峥嵘聒太微。
泻银河一派,珠千颗,泛冷波潋滟,光照华池。
撮聚还源,收归鼎进,火候烹煎子午时。
丹砂就,点形神永固,保命无衰。
尚寐无聪,幽梦断、蘧然难续。
隐隐听、鼓声如呼,角声如哭。
檐短茅堂窗已白,灰残炉火樽无绿。
称有无、随分具晨餐,唯饘粥。有义命,何思虑。
在坎陷,弥谦牧。但客来尝愧,小坊深曲。
不及屠沽馀酒肉,不及驵侩多僮仆。
下苇帘、相对话移时,清欢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