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
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
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
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
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
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
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
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筠庵中偶然坐下,享受自然之美的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隐居的孤独,也透露出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然。
"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中的“宛转”二字,形容了风的柔和与曲折,给人以生动之感。"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则是诗人细致入微地观察自然景物,并从中获得片刻的宁静。
"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一句,通过对竹床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这两句,表达了自然界季节更迭、天气变化的规律,同时也反映出诗人顺应自然、无所执着的心境。
最后,"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则是诗人对于创作态度的自白,表明了他创作时的随性和真诚,不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是追求内心的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