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ìnkǒuhàoyòushìpéi
táng / wángwéi

ānshèluówǎngshìxuān
yōuránzhàngguīxiàngtáohuāyuán

注释
安得:如何能够。
舍:抛弃,离开。
罗网:比喻世俗的束缚。
世喧:世间的喧嚣。
悠然:形容心情舒畅,自由自在。
策:拄着,驱赶。
藜杖:用藜草制成的手杖,常用来象征隐士或老年人的道具。
桃花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理想中的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
翻译
怎样才能摆脱世俗的束缚,挥袖告别尘世的喧嚣。
悠闲地拄着藜杖,我将要回到那桃花盛开的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王维的《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属于唐代文学作品。诗人以超脱世俗的态度,表达了追求清净心灵和向往归隐田园生活的情怀。

"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 这两句通过“舍罗网”即佛教中的八十种好事之网,暗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诗人用“拂衣辞世喧”来描绘自己抛开尘世之喧闹,显得从容不迫,清净脱俗。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归隐自然的愿望。这里的“悠然”形容心情的宁静与舒适,而“策藜杖”则是行走山林之象征,表现了诗人的闲适自得。“归向桃花源”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向往的理想之地——桃花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处隐逸之所,代表着远离尘世的美好生活。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境界,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谢张御史见访

绿满山人屐齿苔,蓬门长日为谁开。

那知御史秋霜笔,携得春风满袖来。

(0)

寄德操均父

文如二稚徒怀璧,武似三明却韔弓。

松桧参天西邑路,时时骑马访庞公。

(0)

洋州三十景·其十九此君庵

结庵已忘情,植竹更端操。

迢遥月上床,习静谁能造。

(0)

送钱端明还京

禁墀初别紫霄端,故国生光里俗欢。

二世家声联将相,百年庙貌俨衣冠。

躬临州戟迎门下,人喜曾孙夹道观。

石照老苔封旧迹,锦溪乔木涕清澜。

东趋越岭兴怀远,夕听胥涛入梦间。

江上驰心思魏阙,日边归路指长安。

香深离渚花重叠,凉满行舟酒半阑。

应念非才持虎契,平时相继入金銮。

(0)

二十二日山堂小饮和元郎中牡丹向谢之什

几家园馆见千枝,白发虽多意不衰。

香泽最深风静处,醉红须在月明时。

已知佳节无馀日,更向残芳卷一卮。

拟放春归还自语,来年老信莫先期。

(0)

福州宁越门外石桥看西山晚照

宁越门前路,归鞍驻石梁。

西山气色好,晚日正相当。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