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初一雨遍汀漳,将谓汀虔是接疆。
天意岂知分彼此,人情端合有炎凉。
月行今已虚缠毕,斗杓何曾解挹浆。
夜起中庭成久立,正思民瘼欲沾裳。
旬初一雨遍汀漳,将谓汀虔是接疆。
天意岂知分彼此,人情端合有炎凉。
月行今已虚缠毕,斗杓何曾解挹浆。
夜起中庭成久立,正思民瘼欲沾裳。
这首诗描绘了王守仁对祈雨的深切关注与思考。首句“旬初一雨遍汀漳”,开篇即点明了雨水的降临,湿润了汀漳之地,为后续的祈雨活动埋下伏笔。接着,“将谓汀虔是接疆”,诗人以汀虔两地的接壤为背景,暗示了地域间的界限,同时也预示着不同地区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不同态度和感受。
“天意岂知分彼此,人情端合有炎凉”两句,诗人借天意与人情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天意似乎不辨彼此,而人间却有着冷暖不同的感受,这种对比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微妙差异。
“月行今已虚缠毕,斗杓何曾解挹浆”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月行的结束与斗杓(北斗星)的不解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同时也暗含了对祈雨仪式效果的期待与反思。
最后,“夜起中庭成久立,正思民瘼欲沾裳”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夜晚在庭院中长久站立,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他渴望通过祈雨来缓解百姓的困境,甚至愿意亲自沾湿衣裳,以实际行动支持民众,体现了儒家“仁政”思想的核心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更体现了他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以及通过个人行动影响社会的积极态度。
陈琳才莫敌,投我郢中吟。
客舍悠然独披玩,能使清风生我襟。
陈君本是南岳奇,连城照乘重当时。
笔间解扫烟云气,海内争看鸾凤姿。
古来楚国多豪彦,风流文藻生光炫。
景差宋玉已寂寞,崔什罗含俱不见。
事往无嗟作者非,祇今又识陈君面。
十载读书云梦浔,一朝献赋金华殿。
天子临轩赐颜色,词场投笔齐嗟羡。
登龙君已擅芳名,附骥予惭接欢宴。
欢宴相过帝苑东,长条短条花蕊红。
彩毫夜赋氍毹月,锦勒朝嘶杨柳风。
与君相逢恨不早,握手相看即倾倒。
题诗正值好春时,论交况复长安道。
绿绮那能吟妙音,青尊且共开怀抱。
许身稷契何慷慨,努力班杨看挥扫。
梁栋须为大厦求,圭璋终作明堂宝。
我本烟波渔钓俦,一出风尘空浪游。
东山高卧敢自许,北阙上书今见收。
结庐梦忆山中桂,采药心悬江上洲。
恋阙思亲情共切,忽诵清词消我愁。
如君高谊古无有,沥胆披心怜独厚。
嗟我虚抛竹箨冠,看君早曳桃花绶。
青霄比翼昔同钦,黄金结交世应丑。
人生会合自有时,按剑当年悲白首。
芳草凄凄春已过,送春更有新诗否。
《酬同年陈子宪卿》【明·梁有誉】陈琳才莫敌,投我郢中吟。客舍悠然独披玩,能使清风生我襟。陈君本是南岳奇,连城照乘重当时。笔间解扫烟云气,海内争看鸾凤姿。古来楚国多豪彦,风流文藻生光炫。景差宋玉已寂寞,崔什罗含俱不见。事往无嗟作者非,祇今又识陈君面。十载读书云梦浔,一朝献赋金华殿。天子临轩赐颜色,词场投笔齐嗟羡。登龙君已擅芳名,附骥予惭接欢宴。欢宴相过帝苑东,长条短条花蕊红。彩毫夜赋氍毹月,锦勒朝嘶杨柳风。与君相逢恨不早,握手相看即倾倒。题诗正值好春时,论交况复长安道。绿绮那能吟妙音,青尊且共开怀抱。许身稷契何慷慨,努力班杨看挥扫。梁栋须为大厦求,圭璋终作明堂宝。我本烟波渔钓俦,一出风尘空浪游。东山高卧敢自许,北阙上书今见收。结庐梦忆山中桂,采药心悬江上洲。恋阙思亲情共切,忽诵清词消我愁。如君高谊古无有,沥胆披心怜独厚。嗟我虚抛竹箨冠,看君早曳桃花绶。青霄比翼昔同钦,黄金结交世应丑。人生会合自有时,按剑当年悲白首。芳草凄凄春已过,送春更有新诗否。
https://shici.929r.com/shici/ahw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