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都儿学书》
《示都儿学书》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都子方知砚石亲,字虽小技盍留神。

鲁公米帖犹存古,王氏兰亭已失真。

莫事锋铓多巧锐,要令骨肉两停匀。

中心端正手圆活,此外无方可教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dōuérxuéshū
sòng / chénzhù

dōufāngzhīyànshíqīnsuīxiǎoliúshén

gōngtiēyóucúnwángshìlántíngshīzhēn

shìfēngmángduōqiǎoruìyàolìngròuliǎngtíngyún

zhōngxīnduānzhèngshǒuyuánhuówàifāngjiàorén

翻译
这时你才明白砚台的亲近,虽然写字只是小技艺,也要用心留意。
鲁公的米芾书法还保存着古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已经失去了原貌。
不要过分追求笔锋的巧妙锐利,关键是要让字的结构均衡协调。
内心正直,手上的动作灵活,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以教授他人的技巧。
注释
都子:诗人对学生的称呼。
砚石亲:砚台的质地让人感到亲近。
小技:指书法技艺。
盍:何不,应当。
留神:用心留意。
鲁公:指宋代书法家米芾。
米帖:米芾的书法作品。
犹存古:仍然保持着古代风格。
王氏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失真:失去原有的真实风貌。
锋铓:笔锋。
巧锐:巧妙而锐利。
骨肉:比喻字的结构。
停匀:均衡协调。
中心端正:内心正直。
手圆活:手的动作灵活。
此外:除此之外。
可:可以。
教人:教授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写给儿子的书法指导,旨在教导他学习书法的基本原则。首句“都子方知砚石亲”,形象地比喻初学者对书法工具(砚台)的亲近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接着,“字虽小技盍留神”表明书法虽看似小事,但需用心专注。

诗中提到“鲁公米帖犹存古”,指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又称米帖),以其古朴风格鼓励儿子追求书法的传统韵味。而“王氏兰亭已失真”则暗示了王羲之的《兰亭序》虽然名扬千古,但原作可能已经难以完全复现,提醒儿子在临摹时要注重理解而非机械模仿。

“莫事锋铓多巧锐”告诫儿子,过于追求笔画的尖锐和技巧,可能会失去书法的自然和谐。而“要令骨肉两停匀”则是强调笔画间的粗细对比(骨肉)应协调均衡,这是书法中的重要审美标准。

最后两句“中心端正手圆活,此外无方可教人”直指书法的核心——心正手熟,只有内心端正,手法灵活,才能达到书法艺术的高境界,这是诗人对儿子最直接的教诲。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乐,既有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又有对子女教育的殷切期望。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欲求天下友

欲求天下友,试为沧海行。

风来冥冥内,摆触怪浪生。

突兀万里怒,势疑九州倾。

鲸鹏不自保,况此一舟轻。

我徒幸来即,可留石根耕。

日将书上客,共须天地清。

(0)

胡太傅挽词二首·其二

远略参基命,雄文入典章。

輤车俄就路,瑞节始还乡。

象物陈虚寝,哀歌寄奠觞。

惟应九原上,松桧日苍苍。

(0)

王叔武示忠州张使君德远近诗次韵三首·其二

妙理居言外,高怀见酒边。

无心千里奉,有意一灯传。

柏树谁能指,虚空莫问年。

炉香聊闭閤,何处觅心田。

(0)

老农十首·其七

归牛将犊茅檐晚,饥鸟窥人稻圃秋。

准拟明年大作社,鸡豚须养秫须留。

(0)

老农十首·其八

饱食丰年酒不空,水村山崦老于农。

囷仓在眼心无事,邻里经过乐岁穷。

(0)

送玉堂守永嘉

衮衮诸公塞要津,独当椽笔演丝纶。

久陪清禁聊均佚,谁道明河不可亲。

畿郡喜迎贤太守,帝旁却欠直词臣。

逸才毕竟九天忆,应谓禁中须此人。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