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其四》
《绝句·其四》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释氏教人修极乐,亦缘极乐是金方。

大都色相惟兹实,馀二非真谩度量。

(0)
注释
释氏:佛教。
修:修炼,追求。
极乐:佛教中指最高的幸福境界。
缘:因为,由于。
金方:比喻极乐世界的崇高地位或真实归宿。
大都:大多,通常。
色相:佛教中的现象或外在形式。
兹:此,这。
馀二:其余两种。
非真:并非真实。
谩:空洞的,徒然的。
度量:衡量,解脱。
翻译
佛教教导人们追求极乐世界,也因为极乐世界被视为真正的归宿。
通常来说,只有极乐才是真实的,其他的两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解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端的作品,名为《绝句(其四)》。从诗中可以看出,张伯端对释迦牟尼教导人们修炼极乐净土的观点进行了批评。诗中的“释氏教人修极乐,亦缘极乐是金方”表达的是佛家通过修行来达到极乐世界的思想,而这个极乐世界被比喻为金方,即纯洁和坚固的境界。

接着,“大都色相惟兹实,馀二非真谩度量”则表明诗人认为,只有现实世界的物质形态是真实的,其余的一切,包括佛家的净土观念,在张伯端看来都是不真实的,是对世间万物错误的衡量。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张伯端对于佛教中极乐净土思想的质疑和批判,同时也展示了他作为文学家对于现实世界的重视。在宋代,佛教文化非常盛行,但也有像张伯端这样的知识分子对此持有批评态度,他们更倾向于肯定世间的真实感受。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春日与客谈旧事有不能忘者纪以小诗·其五

炙手当途势莫攀,书生犹作有无间。

绨袍一语风波际,只恐吾人有愧颜。

(0)

驾至保定志喜

星流百骑拥前茅,传说君王到渭桥。

灵雨隔宵清辇路,好风和日飏鸾翘。

讴歌久属三灵拟,冠剑行趋五夜朝。

愿祝群公同一德,共扶尧日丽层霄。

(0)

孙员外性甫奉使过家为其父双泉翁寿翁以建宁推官致仕

闽海归来万虑轻,双泉风月旧同盟。

于公治狱天留庆,韦相传经世有名。

得意云山千嶂绕,上堂衣绣五花明。

期颐亦是寻常祝,要看瀛波到底清。

(0)

腊日雪次彭幸庵去岁午门燕归韵

瞭然天意不须猜,向日同云晓未开。

瑞木又飞前度叶,金茎不赐去年杯。

愁心欲遍天涯草,远信谁传陇上梅。

极目贺兰山下路,几时风雨净氛埃。

(0)

甲戌定庵生日涯翁有八十三回秋月圆之句乙亥仍用韵但改三为四约岁赋一篇今年未及赋而捐馆追用翁意奉补此章僭不自量正可发寿筵之一粲也

麓堂诗例起年年,八十五回秋月圆。

海上衣冠今洛社,壶中日月自尧天。

烟霄未远三山路,锦绣难追十客筵。

试向骚坛论晚节,此情端合为公偏。

(0)

南村归兴十首·其十五茸秋穫

田园正收穫,行李忽在门。

此乐不可说,令人劳梦魂。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