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晓俱寂,风泉有远音。
偶随清嶂去,因到白云深。
喷薄疑飞雪,冷清可照心。
坐来天影澹,一曲韵瑶琴。
万籁晓俱寂,风泉有远音。
偶随清嶂去,因到白云深。
喷薄疑飞雪,冷清可照心。
坐来天影澹,一曲韵瑶琴。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偶行山中得清冷泉》描绘了一幅清晨山中静谧而清冷的画面。首句“万籁晓俱寂”展现了黎明时分的寂静无声,万物沉睡,只有泉水声隐隐传来,透露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幽深。接下来,“偶随清嶂去,因到白云深”表达了诗人偶然间随着山势起伏,深入云雾缭绕的山谷,流露出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喷薄疑飞雪”运用比喻,将泉水喷涌的景象比作飞雪,既写出泉水的清澈,又传达出冷冽的感觉,给人以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享受。“冷清可照心”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清凉,仿佛能洗涤心灵,使人顿感心境澄明。
最后两句“坐来天影澹,一曲韵瑶琴”,诗人静坐泉边,感受天光渐渐明亮,如瑶琴般悠扬的泉声在耳边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意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中清冷泉水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与自然的深深交融。
一昨楼上饮,所欢不可忘。
群公各赋诗,佩玉何锵锵。
二子朱丝弦,掩抑独叵量。
经营久不作,一奏声满堂。
巧迟未足多,谴负先取偿。
主盟谬夙推,否德愧莫当。
兹焉不举法,何以存令章。
刘子具盘食,魏子输壶浆。
悠然复一醉,归路相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