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尊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尊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春晚》,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时的景象和个人心境。首句“荒园萧瑟懒追随”,通过“荒园”和“萧瑟”传达出环境的冷清与诗人内心的孤寂,他不愿再去追逐春天的脚步。次句“舞燕啼莺各自私”,以燕舞莺啼的热闹反衬诗人内心的落寞,暗示自然界的生机盎然并未触动他的情感。
“窗下日长多得睡”,写诗人因百无聊赖而沉溺于睡眠,时光在闲适中悄然流逝。“尊前花老不供诗”,酒樽前的花朵虽然凋零,却无法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倦怠和对诗歌创作的乏力。
“吾衰久矣双蓬鬓”,诗人自嘲年华已逝,双鬓斑白,流露出对衰老的无奈和感慨。“归去来兮一钓丝”,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出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过上简单宁静生活的愿望。
最后两句“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诗人想象着篱笆东边春水上涨,小舟孤独地随波逐流,柳丝低垂,画面凄美,寓言自己孤独无依的生活状态,也暗含着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晚春时节的闲散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孤独落寞,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