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陵有仲子,筑室自躬耕。
辟纑以为食,不肯从其兄。
而况区中士,欲与并飞缨。
高节固可嘉,由来无复情。
于陵有仲子,筑室自躬耕。
辟纑以为食,不肯从其兄。
而况区中士,欲与并飞缨。
高节固可嘉,由来无复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于陵仲子的人物,他选择独自在乡间筑屋躬耕,以采集植物纤维(纑)为食,过着简朴的生活。他拒绝跟随他的兄长,表现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独立的人格。诗人晁公溯进一步指出,像仲子这样坚守高洁节操的人固然值得赞扬,然而这样的行为自古以来就很少见,暗示了社会上普遍追求仕途的现象。整首诗赞美了仲子的特立独行和高尚情操,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迁。
自别同心友,倏忽五春秋。
不知别后消息,千里思悠悠。
地占南州之胜,人在东京以上,谈笑尽风流。
回想龙沙景,烂漫梦中游。云如醉,烟如怨,月如愁。
荒城觱篥,不堪还倚最高楼。
闻道燕山归去,复向潇湘作客,奇句锦囊收。
恨乏晨风翼,与汝访丹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