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龙岩张节翁》
《寄龙岩张节翁》全文
宋 / 丁高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归向龙岩岩下房,又添移竹种松忙。

江湖万事孤灯夜,风月千篇满镜霜。

日暮乌栖梧叶落,天晴雁过菊花香。

诚知道义相忘处,岂恨云山隔渺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óngyánzhāngjiéwēng
sòng / dīnggāolín

guīxiànglóngyányánxiàfángyòutiānzhúzhǒngsōngmáng

jiāngwànshìdēngfēngyuèqiānpiānmǎnjìngshuāng

luòtiānqíngyànguòhuāxiāng

chéngzhīdàoxiāngwàngchùhènyúnshānmiǎománg

注释
归向:返回。
龙岩:地名,可能指具体的地方。
岩下房:山脚下或岩石边的房屋。
移竹种松:移动竹子,种植松树。
江湖:泛指人世间。
孤灯夜:独自一人在夜晚。
风月:自然景色,也可指代情感。
满镜霜:如霜的月光映照在镜子上。
日暮:傍晚。
乌栖:乌鸦归巢。
梧叶落:梧桐树叶飘落。
菊花香:菊花散发出的香气。
诚知:确实知道。
道义相忘:忘记世俗的道义。
隔渺茫:遥远而模糊。
翻译
回到龙岩下的房子,又开始忙碌地移栽竹子和种植松树。
在江湖中度过无数个孤独的夜晚,只有孤灯相伴,镜中的诗篇仿佛覆盖着霜雪。
傍晚时分,乌鸦归巢,梧桐叶飘落,天气放晴后,大雁飞过,带来菊花的香气。
即使深知在道义相忘的境地,也不应遗憾因云山阻隔而显得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开篇"归向龙岩岩下房,又添移竹种松忙",表明诗人已经回到了自己心仪的隐居之所,并且正在忙碌于种植树木,为自己的小院增添生机。

"江湖万事孤灯夜,风月千篇满镜霜"则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独自一人在夜晚对着微弱的灯光,回想过去的经历和感受,仿佛那些往昔岁月都凝结在镜中薄霜之上。

接下来的"日暮乌栖梧叶落,天晴雁过菊花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夕阳西下时分,乌鸦栖息于梧桐树上,落叶纷飞,而在晴朗的日子里,大雁飞过,空中留下它们的身影,与地面上的菊花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两句"诚知道义相忘处,岂恨云山隔渺茫"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在这偏僻的隐居之地,虽然与世间的纷争相隔,但内心深处依然记挂着那些真正理解自己的人。这里的“云山”象征着遥远和隔绝,而“渺茫”则是对距离和时间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以及他对于友情和亲情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丁高林
朝代:宋

丁瀚,字默甫,无锡人。官陕西宁羌州知州。有《西园胜稿》附词。
猜你喜欢

过柴桑乱峰中,蹑梯而上观陶公醉石

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

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

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

不如此石占桑,胜立穹碑万丈长。

(0)

冶春绝句和王阮亭先生

冈北冈南上朝日,落花游骑乱纷纷。

如何松下几抔土,不见儿孙来上坟?

(0)

宣府逢立秋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抟。

(0)

竹枝词

侬家住在大江东,妾似船桅郎似逢。

船桅一心在篷里,篷无定向只随风。

(0)

背面美人图

欲呼回首不知名,背立东风几许情。

莫道画师元不见,倾城虽见画难成。

(0)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六

花发千枝月一轮,天将花月付闲身;

或为月主为花主,才作花宾又月宾。

月下花会我留酌,花前月不厌人贫;

好花好月知多少?弄月吟花有几人?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