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舅书名早并诗,我兄名誉称家儿。
异时大小欧阳体,肯道外人那得知。
吾舅书名早并诗,我兄名誉称家儿。
异时大小欧阳体,肯道外人那得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昆山兄惠笔颇佳谢之并呈克斋舅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兄长赠笔的感激之情,并通过比喻和对比手法,赞美了兄长的名声与才华。
首句“吾舅书名早并诗”,点明了诗人的舅舅在书法和诗歌方面早有名声,暗示了舅舅的才学深厚。接着,“我兄名誉称家儿”则转向描述兄长的声誉,称兄长为家族中的佼佼者,强调了兄长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异时大小欧阳体”,这里提到的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和欧阳通父子,他们以楷书著称,被后世尊为“大小欧阳”。诗人在这里将兄长的书法风格与欧阳氏父子相提并论,意在赞扬兄长书法技艺的高超和独特之处。
“肯道外人那得知”,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兄长才华的进一步肯定。他用反问的方式表达,即便是外人也难以完全理解兄长的才华和成就,强调了兄长的名声与才华不仅在家族内部受到认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兄长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才华的高度赞赏。
五岭风光绝四邻。
满川凫雁是交亲。
云触岸,浪摇身。
青草烟深不见
道本无言,要学者、潜通默识。
若万虑俱捐,虚灵湛寂。
动处调停水中火,定中究竟波罗密。
问玄关、一*在何宫,中间觅。
不是心,不是物。
不是仙,不是佛。
只这些端的,鲜人知得。
迷者到头空苦志,悟来不费些儿力。
看无中、生有产灵胎,阳神出。
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
只这些伎俩,人犹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
我为诸公,分明举似,老子瞿昙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
可怜后学无知。
辨是是非非没了期。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道儒释子,一理何疑。
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
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
道本自然,但有为、头头是错。
若一味谈空,如何摸索。
无有双忘终不了,两边兼用遭缠缚。
都不如、默默守其中,神逸乐。
过去事,须忘却。
未来事,休详度。
这见在工夫,更休泥着。
六欲不生三毒灭,一阳来复群阴剥。
悟真空、抱本还元虚,为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