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镜悲华发,空山寄此身。
白云家自有,黄卷业长贫。
懒任垂竿老,狂因酿黍春。
桃花迷圣代,桂树狎幽人。
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邻。
但愁千骑至,石路却生尘。
满镜悲华发,空山寄此身。
白云家自有,黄卷业长贫。
懒任垂竿老,狂因酿黍春。
桃花迷圣代,桂树狎幽人。
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邻。
但愁千骑至,石路却生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表现了诗人隐逸生活中的感慨和情操。首句“满镜悲华发”,反映了诗人因年华老去而感到悲哀。接着“空山寄此身”则表达出诗人归隐自然,以求心灵的宁静。
“白云家自有,黄卷业长贫”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即在物质上虽然清贫,但在精神世界里却拥有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懒任垂竿老,狂因酿黍春”则写出了诗人淡泊名利,对待年迈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享受。这里的“懒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从容,而“狂因酿黍春”则透露出诗人在春天酿酒时那份无法抑制的喜悦。
“桃花迷圣代,桂树狎幽人”两句,通过对桃花和桂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和个人隐逸生活的享受。桃花往往象征着短暂而美好的时光,而桂树则常与高洁脱俗联系在一起。
“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邻”则描绘出诗人居住环境的荒凉和偏远,以及他与世俗社会的隔绝。这里的“幢盖”指的是官府建筑,而“柴荆”则形容周围环境的荒凉。
最后,“但愁千骑至,石路却生尘”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干扰和战争带来的恐惧,以及这种干扰可能打破他隐逸生活的心情。这里的“千骑”象征着战争和动荡,而“石路却生尘”则形容了一种宁静被打破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刘长卿作为隐逸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外界干扰和世事变迁的忧虑。
郎潜暇日多冥搜,夜深独上千尺楼。
天回海立月正湿,风起云涌山疑浮。
萦青缭白互变灭,浮岚飞雾寒飕飕。
潜虬栖鹘声磔磔,山鬼木客鸣呦呦。
城中痴儿方呓语,有梦不到千山幽。
遥岑寸碧目力远,欲溯汗漫凌风游。
高侯落笔万象泣,写出千古苍茫愁。
无声诗与有声画,一夕异事传南州。
玉琴在膝酒在手,欲写天籁无庄周。
凭谁为问华表鹤,城郭人民今是不。
坎坎乐蛙鼓,谁为歌折杨。
朅来散幽忧,因之弁之阳。
山云正可怡,涧碧尤可湘。
他年乞一壑,我欲筑草堂。
所不践斯言,宁不愧德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