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令我出,世事令我归。
出处不关我,安能论是非。
世情令我出,世事令我归。
出处不关我,安能论是非。
这首诗《有感作》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世情与世事的深刻思考。
“世情令我出,世事令我归。”这两句开篇,诗人以“出”与“归”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复杂多变的世情与世事面前的被动与主动状态。世情的诱惑与压力使得人们不得不“出”,去适应、去应对;而世事的纷扰与挑战又促使人们“归”,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种矛盾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深刻理解。
接着,“出处不关我,安能论是非。”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个人的进退取舍不应被外界的世情与世事所左右,更不应成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保持独立思考和内心坚守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出处”不仅指个人的行止,也暗含了对社会风气和道德标准的反思。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价值判断不应随波逐流,而应基于个人的道德原则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独立精神的坚持。它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与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春回玉砌,有天涯倦客,闲倚朱栏。
十载旧情,凄迷庭院,雨风残。
移根几度车轮转,佩环月下阑珊。
柳绵飘荡,梨云掩黯,泪眼汍澜。
冉冉仙云乍返,翻柔荑晕碧,嫩蕊含丹。
语燕渐来,流莺初弄,待团栾。
花魂久被瑶台款,往时谁伴宫鬟。
新妆休遣,离人镇日对看。
过垂杨春城。罥游丝一缕,偷倚红情。
记得开帘收燕,隔花调莺。桃叶渡,谁相迎。
又几番、潮生潮平。
待菱唱船归,荷香路悄,留月伴娉婷。
西风起,凉蝉鸣。早抛闲素扇,歌断瑶筝。
可奈诗题愁寄,梦回无凭。珠户寂,银釭明。
任听残、秋宵长更。但疏雨空阶,萧萧半山黄叶声。
云英为水,荡春魂,一片落花浮席。
鹦鹉帘栊人在否,属付东风留客。
雷送车尘,月裁扇影,容易双成只。
美人香草,百年难忘今夕。
见说坠梦迷离,游仙大小,乐府翻新拍。
多少相思红豆树,未抵明珠三百。
种柳光阴,牵萝身世,付与谁怜惜。
千丝织尽,支机天上馀石。
旧思停云,高歌送日,感秋颓力。
隔雨江楼,冥鸿怨遥碧。
兰茳泪把,凭寄赠、长安游客。
凄寂,诗梦倦寻,说风流都息。
铜驼广陌,粉醉金迷,狂尘总陵藉。
羁吟眷念上国,海山北。
耐得一丘吾老,不数十洲飏历。
但岁寒尊俎,谁赏菊丛佳色。
正梅风转溽,麦浪吹凉,晴泛吴桡。
未了寻幽兴,赋枇杷晚翠,一掬金抛。
五湖料理三亩,多事误青袍。
怅听水灯前,看山枕底,梦境苕苕。
萧条,旧兰若,问烟雨楼台,谁换南朝。
剩有苍黄壁,压颇黎万顷,断劫难销。
凄其五日情事,残醉虎山桥。
叹满地沧波,渔舟夜笛何处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