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通鉴纲目》
《读通鉴纲目》全文
元 / 周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书法麟经述作成,奸邪胆落鬼神惊。

帝王著统三纲正,甲子编年万目明。

春日丽天光炳焕,秋霜肃墅气澄清。

遂令览者无遗恨,如镜悬空似水平。

(0)
鉴赏

这首诗《读通鉴纲目》由元代诗人周巽所作,通过对《通鉴纲目》这部历史著作的高度评价,展现了其在历史叙述、道德教化以及对后世影响方面的卓越成就。

首联“书法麟经述作成,奸邪胆落鬼神惊”,以“书法”和“麟经”为喻,赞美《通鉴纲目》文笔流畅,内容严谨,使得邪恶之人胆战心惊,连鬼神也为之动容。这不仅体现了作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也暗示了其对道德的深刻揭示和对邪恶的有力鞭挞。

颔联“帝王著统三纲正,甲子编年万目明”,进一步强调了《通鉴纲目》在历史编纂上的严谨性与公正性。它不仅记录了帝王的统治,更通过“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阐述,明确了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基础,使万千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历史的脉络与价值。

颈联“春日丽天光炳焕,秋霜肃墅气澄清”,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通鉴纲目》如同春日般明亮、温暖,又如秋霜般清冷、肃穆。这不仅赞誉了作品文辞之美,也象征了其内容的深邃与纯净,能够启迪人心,净化思想。

尾联“遂令览者无遗恨,如镜悬空似水平”,最后点明了《通鉴纲目》的价值所在——它能够让阅读者在其中找到答案,消除疑惑,如同明镜一般,映照出真实的历史面貌,让人心中无憾。这种比喻既表达了对作品的极高评价,也体现了其作为历史文献的典范地位,能够像一面水平的镜子一样,公正、清晰地反映历史的真实。

综上所述,《读通鉴纲目》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高度赞扬了《通鉴纲目》在历史叙述、道德教化以及对后世影响方面的卓越贡献,展现了其作为一部经典历史著作的非凡魅力。

作者介绍

周巽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风入松.寄淑贞姊

篝灯掩映夜凉时。红褪海棠枝。

残蛩四壁寒声咽,听声声、说尽相思。

十二阑干秋老,满林黄叶离披。年来雁影渐分飞。

白发日依依。故乡莫虑烟波阔,梦魂儿、携手同归。

霜冷鸿啼云外,一钩月浸窗西。

(0)

蝶恋花

如梦韶光晴较少。一种幽情,却向谁人道。

阶下海棠颜色好。卷帘自把菱花照。

欲写无聊闲起草。梅子黄时,最觉伤怀抱。

四面有山皆欲笑。笑侬也似春将老。

(0)

南歌子

竹径凉风袭,莲房晓露垂。新过小雨带烟滋。

卧听朝来、风讯倍凄其。砌畔葵心冷,堤边柳发稀。

渐添酒债渐添衣。一样帘栊、不似艳阳时。

(0)

踏莎行.病起

最怕残春,落红堆径。今年人比花先病。

不教细雨几番催,留春一日花应肯。

风定帘闲,燕眠梁静。清明近也寒还剩。

空檐病起已无花,夕阳只照游丝影。

(0)

贺新凉.元夕

帘幕春寒峭。见疏梅、数枝开也,试灯风早。

第一回圆今夜月,难得人天两好。

只可惜、好光阴少。

画鼓敲开银世界,尽相持、不放鸡催晓。

深院静,漏声悄。谁将明镜当头照。

记难真、唐歌汉舞,几番喧闹。

此地却除风雨外,少也千回曾到。

怕桂树、婆娑渐老。

月是主人侬是客,见嫦娥、向我盈盈笑。

斜阳挂,海山小。

(0)

南柯子.送吕氏姊赴山左

枕上眠难著,樽前泪不收。夕阳无奈上扁舟。

料得舟行十里、九回头。南雁书须寄,东风恨未休。

落花红影荡帘钩。不管帘儿底下、有人愁。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