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巷凉秋至,高梧一叶惊。
渐添衾簟爽,顿觉梦魂清。
暗促莲开艳,乍催蝉发声。
雨降炎气减,竹引冷烟生。
戍客添归思,行人怯远程。
未逢征雁下,渐听夜砧鸣。
张翰思鲈兴,班姬咏扇情。
音尘两难问,蛩砌月空明。
门巷凉秋至,高梧一叶惊。
渐添衾簟爽,顿觉梦魂清。
暗促莲开艳,乍催蝉发声。
雨降炎气减,竹引冷烟生。
戍客添归思,行人怯远程。
未逢征雁下,渐听夜砧鸣。
张翰思鲈兴,班姬咏扇情。
音尘两难问,蛩砌月空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的夜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首先,“门巷凉秋至,高梧一叶惊”勾勒出秋风送爽,一片落叶都能引起诗人的惊讶,表现了初秋气候转凉的氛围。
接着,“渐添衾簟爽,顿觉梦魂清”写出了夜晚加被后的清凉和睡眠中的清醒,这里的“梦魂清”也许暗示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某种澄明或是对现实的逃避。
“暗促莲开艳,乍催蝉发声”则描绘了夜晚花朵绽放和昆虫鸣叫的情景,这些生动的自然声音和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秋夜之中。
“雨降炎气减,竹引冷烟生”更进一步展现了秋季雨后凉爽的天气,以及竹林间飘逸出的清新气息,这里也许包含着诗人对夏日炎热的解脱和对秋天凉意的欣赏。
“戍客添归思,行人怯远程”表达了边塞旅人因秋夜之感而生出归乡之情,以及行者因为远离家乡而感到畏惧的心境,这里的“戍客”和“行人”让诗歌增添了一种边疆的寂寞与孤独。
“未逢征雁下,渐听夜砧鸣”则是说尽管还没有遇到归来的信使,但已经能听到远处传来夜晚砧板的声音,这里的“征雁”暗指着战事和边塞的艰辛,而“夜砧鸣”则是一种生活的节奏,透露出一种期待与不安交织的情绪。
“张翰思鲈兴,班姬咏扇情”引入了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爱好者张翰和女诗人班婕妤,他们分别用鲈鱼和折扇来寄托自己的思念,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怀念,以及通过物象抒写情感的传统。
最后,“音尘两难问,蛩砌月空明”则是说在这宁静的秋夜中,声音和尘世的纷扰都难以触及,只有蟋蟀的鸣声伴随着清澈的月光,这里的“音尘两难问”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喧嚣、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怀旧和超脱尘世的复杂情感。
相思绕我心,日夕千万重。
年光坐婉娩,春泪销颜容。
台镜晦旧晖,庭草滋深茸。
望夫山上石,别剑水中龙。
谢府殷楼少暇时,又抛清宴入书帷。
三千馀岁上下古,八十一家文字奇。
冷梦汉皋怀鹿隐,静怜烟岛觉鸿离。
知君满箧前朝事,凤诺龙奴借与窥。
天子圣兮天孙崇,登以封兮报以功。
受命再惟皇代,天之赉人所载。
士马山嶪,戈矛山沓,祯符山杂,灵响山答,天与人合。
我铺衍兮长粹清,太元册兮太一精,休光光我之庆成,舜四朝而禹万国,莫之我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