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藤森木阅千龄,断壁嵌崖翠削成。
安得抱琴来此宿,夜深随意写溪声。
蔓藤森木阅千龄,断壁嵌崖翠削成。
安得抱琴来此宿,夜深随意写溪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涤洞天的自然景观中所感受到的情趣。"蔓藤森木阅千龄,断壁嵌崖翠削成"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古老而静谧的山林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如蔓藤缠绕的森木、岁月侵蚀后的断壁嵌崖,表达了时间流逝与自然变化的深邃感悟。
"安得抱琴来此宿"一句,则展现诗人对这片风景的喜爱和向往,希望能够携带着自己的琴在这里停留下来过夜。"夜深随意写溪声"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以琴声模仿溪流的潺潺之音,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他与自然之间和谐共鸣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灵状态。
太丘道广固难周,自有良朋结胜游。
莫使弹琴防性气,只堪寻竹占清幽。
三篇解索诗偿债,一醉那无酒唤愁。
贫甚渊明在环堵,忍教空负菊花秋。
扈从官班近,艰难报效微。
又同陪法驾,复共著征衣。
举目江山好,伤心井社非。
何当戎马定,却作故乡归。
负郭田园美,迎霜雉兔肥。
风尘嗟澒洞,梦寐怅依稀。
圣主兴皇祚,群公翊政机。
时平当自劾,还采故山薇。
粹然而深,如玉在山而珠在渊。
颀然而长,如野鹤之处鸡群。
谓是为了,四大假合,何者是真。
谓是非了,五峰秀出,望之俨然。
道与之貌,丹青所传,其有不得而传者耶。
皓月普分千水影,清光常满一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