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吕梁夜过王水部》
《吕梁夜过王水部》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朝望吕梁山,暮泊吕梁上。

疏凿见神功,辟开由天创。

十月寒雨来,声带秋涛壮。

涛声尽东走,石势皆北向。

参差虎豹蹲,喷薄蛟龙藏。

夷险互倚伏,阴晴倏千状。

恍如浮太空,坐泛星河长。

寂莫旅魂惊,狂澜思欲障。

因怀王子猷,清夜遥相访。

一息览乾坤,千年谈霸王。

雄文陋雕刻,同心叹凋丧。

凭轩忽涕流,大禹功谁尚。

愿学仲尼观,敢事庄生放。

今古倘不殊,幽期在昭旷。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经过吕梁山时的所见所感,以吕梁山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对历史、哲学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朝望吕梁山”,点明了观察的时间和地点,吕梁山的雄伟景象在清晨的阳光下展现在眼前。接着“暮泊吕梁上”,描述了诗人傍晚时分停泊在吕梁山旁的情景,与早晨的景象形成对比,暗示了一天时间的流转。

“疏凿见神功,辟开由天创”两句,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吕梁山的形成仿佛是天地间的一次伟大创造。接下来,“十月寒雨来,声带秋涛壮”描绘了深秋时节,寒雨连绵,山中涛声壮阔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

“涛声尽东走,石势皆北向”进一步描绘了山川的动态美,涛声向东奔腾,岩石的姿态指向北方,动静结合,富有韵律感。随后,“参差虎豹蹲,喷薄蛟龙藏”运用比喻手法,将山石形态比作蹲伏的虎豹和潜藏的蛟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石的威严与神秘。

“夷险互倚伏,阴晴倏千状”则表达了自然界中变化无常的特点,既有平坦之地,也有险峻之处,天气也瞬息万变。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展现了吕梁山的壮丽与复杂。

“恍如浮太空,坐泛星河长”两句,诗人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乘坐着星河航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

“寂莫旅魂惊,狂澜思欲障”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面对汹涌的波涛,诗人感到自己的渺小,思绪万千。

“因怀王子猷,清夜遥相访”引用了古代文人王子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怀念。诗人希望在宁静的夜晚,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会。

“一息览乾坤,千年谈霸王”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认为短暂的一生可以领略宇宙的广阔,谈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雄文陋雕刻,同心叹凋丧”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认为真正的艺术价值在于精神层面的共鸣,而非物质形式的雕琢。同时,诗人对人才凋零表示了遗憾。

“凭轩忽涕流,大禹功谁尚”表达了对先贤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忧虑。

最后,“愿学仲尼观,敢事庄生放”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孔子一样深入观察世界,同时又敢于像庄子一样自由放飞心灵。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古今之间能够有所相通,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吕梁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融合了对历史、哲学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浙江潮图

怒势自惊殊莫拟,静心人见骨毛寒。

平生一对风波眼,今日晴窗不忍看。

(0)

自赋息耕

叶深烟气暖,粳软骨毛香。

巢许垂清节,临流不尔忘。

(0)

宏智禅师赞

金凤初鸣,玉人启户。露冷风高,子归就父。

(0)

偈颂十三首·其七

华亭满船犹不足,南泉骤步蹈不著。

自馀眼底纷纷,总道见月忘指。

(0)

觉范和尚塔在同安

说文字禅笼络虚空,骂古塔主不明要旨。

褒贬抑扬,流行坎止。

栖凤岩高插杳冥,落花啼鸟谁相委。

(0)

法云首座请赞

咿呜咿,那得知。寒酸看不上眼,手面移东换西。

拱良工手,破衲僧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