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袍红袖满江东,草草论才眼易空。
新旧怕联名士雨,雌雄偏爱庶人风。
半生龙气消群底,一辈螺鬟遣客中。
头上金针眉上笔,防他光怪起双虹。
青袍红袖满江东,草草论才眼易空。
新旧怕联名士雨,雌雄偏爱庶人风。
半生龙气消群底,一辈螺鬟遣客中。
头上金针眉上笔,防他光怪起双虹。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繁华景象与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诗人以“青袍红袖满江东”开篇,生动地勾勒出江南地区女性服饰的鲜艳与繁盛,暗示着这里不仅是自然风光的秀美之地,也是文化活动的热闹之所。
接着,“草草论才眼易空”一句,表达了对人才评判的轻率与肤浅,暗含对当时社会评价标准的批判。诗人通过对比“新旧怕联名士雨”与“雌雄偏爱庶人风”,揭示了在名士与庶民之间,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后者,可能是因为后者更能体现真实与质朴,而非仅仅依赖于表面的名声或地位。
“半生龙气消群底,一辈螺鬟遣客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以及在这样的变化中,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与寄托。这里的“龙气”可能象征着权力或显赫的地位,而“螺鬟”则可能是形容女子的发型,或是比喻一种寻常而美好的生活状态。
最后,“头上金针眉上笔,防他光怪起双虹”两句,以形象的比喻收尾。金针与眉上笔分别象征着女性装饰与文人的创作工具,暗示了无论是物质的装扮还是精神的追求,都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诗人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过于耀眼、可能带来不测之变的事物,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地区生活场景的描绘,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浮华与虚伪的批判。
腊雪犹凝,东风递暖,江南梅早先拆。
一枝经晓芬芳,几处漏春信息。
孤根寒艳,料化工、别施恩力。
迥不与、桃李争妍,自称寿阳妆饰。
雪烂熳、怨蝶未知,嗟燕孤、画楼绮陌。
暗香空写银笺,素艳谩传妙笔。
王孙轻顾,便好与、移栽京国。
更免逐、羌管凋零,冷落暮山寒驿。
晓来凉气满芙蓉。日到竹阴东。
称觞歌袖三千指,屏星畔、绕绿围红。
茱糁百杯秋色,桂华十里西风。生朝对饮菊花丛。
九日一樽同。文章歆向家声旧,便应去、黄阁从容。
唤起仙翁为寿,种成千岁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