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枕上有感呈吕子约》
《枕上有感呈吕子约》全文
宋 / 袁燮   形式: 古风

俗学浅无源,涧谷才咫尺。

志士务广深,沧溟渺难测。

俗子一作吏,书几尘土积。

志士虽涖官,群书玩无斁。

废书固俗子,既俗又奚责。

嗜书苟不已,无乃旷厥职。

臧谷均亡羊,孰为失与得。

古人有大端,后学宜取则。

有馀不可尽,不足在所益。

努力求至当,毋蹈一偏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ěnshàngyǒugǎnchéngyuē
sòng / yuánxiè

xuéqiǎnyuánjiàncáizhǐchǐ

zhìshì广guǎngshēncāngmíngmiǎonán

zuòshūchén

zhìshìsuīguānqúnshūwán

fèishūyòu

shìshūgǒunǎikuàngjuézhí

zāngjūnwángyángshúwèishī

rényǒuduānhòuxué

yǒujìnzàisuǒ

qiúzhìdāngdǎopiānshī

注释
俗学:世俗的学问。
涧谷:山谷。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志士:有远大志向的人。
沧溟:大海。
涖官:做官。
群书:众多的书籍。
固:本来,确实。
旷厥职:荒废职责。
臧谷:典故,比喻失去和得到。
大端:基本原则或高尚的品质。
取则:学习榜样。
至当:最恰当、最正确。
一偏失:片面的失误。
翻译
世俗学问肤浅没有根基,哪怕涧谷相隔仅咫尺之遥。
志向远大的人追求知识的广博和精深,大海的浩渺难以估量。
平庸之人一旦做官,书籍上积满了尘土。
然而志士即使身居官位,仍对书籍爱不释手。
放弃读书确实是平庸的行为,既然已经平庸,又能责怪什么呢?
如果酷爱读书不停止,或许就不会荒废职责。
臧谷都丢了羊,谁是失去,谁是得到呢?
古人有高远的准则,后学者应当以此为榜样。
有所剩余不必全取,不足之处也能通过学习得到补益。
努力寻求最恰当的道路,切勿陷入片面的失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燮的《枕上有感呈吕子约》,表达了对世俗学问的反思和对志士读书态度的赞赏。诗中以浅学者与志士对比,指出浅薄之人仅满足于浅尝辄止的知识,而真正有志向的人追求知识的广博与深度,如同沧海难以穷尽。诗人批评那些做官后沉迷于琐事,书籍积满灰尘的俗子,强调志士即使身居官位,也应保持对书籍的热爱和持续学习。

接着,诗人认为过度沉迷于世俗事务(如废书)是俗子的表现,不应受到过多指责,但若忽视了读书,就可能荒废职责。诗人引用“臧谷亡羊”的典故,暗示读书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应该从古人那里学习大道理,避免片面之失,努力寻求恰当的知识平衡。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学术修养的深刻见解,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对知识的追求,以提升自我,不致偏颇。

作者介绍

袁燮
朝代:宋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
猜你喜欢

追和杜仲观咏蝶

黄蝶寻花日百回,荒庭多雨漫莓苔。

老狂能似徽之辈,借宅犹应乞竹栽。

(0)

江夏八咏·其二灵竹寺

孟公泣竹地,今是布金园。

不保五亩宅,非无百代孙。

(0)

冬夜怀寄周文清郭天辅

壁缸向灭砚生澌,仰屋重哦旧卷诗。

悬想北园闲散伴,青钱堆坐赌宫棋。

(0)

斗岘山马上

西来投策倦跻攀,晚叶寒华一径间。

尽日闲云不留雨,斜阳还照隔江山。

(0)

八声甘州

甚年年、心事占秋多,芳洲乱芜生。

正小山已桂,东篱又菊,秋为人清。

肠断洞庭叶下,倚西风、谁可寄芳蘅。

袅袅愁予处,欲醉还醒。

为问素娥饮否,自谪仙去后,知与谁明。

耿盈盈如此,分影落瑶觥。

步高台、夜深人静,有飞仙、同跨海山鲸。

归来也,远游歌罢,失却秋声。

(0)

和张庆符题余作清江引图·其二

何人半醉眼花昏,画出江南烟雨村。

满世庾尘遮不得,聊将醉墨洗乾坤。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