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一》
《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一》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绿窗轻剖鹅黄茧,更把红绒剪。

制成一对小于菟,傍嵌累丝㔩叶碎真珠。

盈盈暗繫绡裙下,但愿无惊怕。

莫嫌此物逊鸳鸯,会忏虎儿明岁出兰房。

(0)
鉴赏

这首《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一)》由清代诗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端午节时一位女子在闺房中精心制作端午节装饰品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句“绿窗轻剖鹅黄茧”,以“绿窗”点明端午节的季节背景,暗示着绿意盎然的初夏景象;“轻剖鹅黄茧”则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着鹅黄色蚕茧的场景,预示着即将迎来的端午节特有的节日气氛。

接着,“更把红绒剪”一句,展现了女子对装饰品的细致制作过程,红色绒线的使用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色彩,也体现了女子对于端午节的重视与期待。

“制成一对小于菟,傍嵌累丝㔩叶碎真珠”进一步描述了装饰品的精美与独特。一对小于菟(小老虎)形状的装饰品,边缘镶嵌着细密的丝线和碎珍珠,不仅寓意吉祥,也展现出女子的巧手与匠心独运。

“盈盈暗繫绡裙下,但愿无惊怕”表达了女子将装饰品巧妙地系于自己的裙摆之下,希望它们能够平安无恙,不受外界干扰,寄托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祝福。

最后,“莫嫌此物逊鸳鸯,会忏虎儿明岁出兰房”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制作的装饰品虽非鸳鸯,但同样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暗示了女子对家中男丁的期盼,希望他们能像小老虎一样健康成长,明年的端午节,家中能增添更多的欢声笑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节期间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与情感,以及她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王宣甫以予有诗求郑文之染髭法与其旧作暗合因录示次韵酬之

细看绿绕与红围,此地何曾著白髭。

顾我全惊缁鬓改,羡君犹有黑丝垂。

一皤博笑几同调,两丑相看莫敛眉。

正使醉中巾帻堕,不妨齐唱赤壶词。

(0)

用韵酬侯居甫

玉树风前映玉峰,吾家安得此乘龙。

书林未照青藜杖,甥馆肯陪高节筇。

归棹喜闻明月载,哦诗想带夕阳钟。

从今社里添光宠,咳唾珠玑有仲容。

(0)

再酬梅南寿

看云注日爱奇峰,撼壁鱼梭欲化龙。

凤沼催诗欣在手,骊珠夺目急扶筇。

老惭尚窃祠庭禄,閒觉惊闻夜漏钟。

报答一春无好语,更怜同社曲优容。

(0)

再用韵酬才叔

试听剥啄莫寻推,竹院来过更有谁。

紫凤迎门披裋褐,小龙入臼破新规。

映空白鹭排青障,照水黄鹂点碧漪。

春去自应留物色,眼前何事不供诗。

(0)

用楼尚书韵饯同年曾寺丞守温州

三十三年同日喜,忆曾书札问淮堧。

造朝合究三千牍,出守聊违尺五天。

官舍君应思系马,家山我亦念斜川。

政成的有天官列,不拟攀辕拟执鞭。

(0)

二月晦日游木瓜园

亭成寄乐小裴回,野水粼粼傍酒杯。

未有政声追召杜,敢将诗律继欧梅。

春风已办催花絮,夜雨惟怜老菜台。

百二十春今恰半,不须扁榜记曾来。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