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一百二十首·其二十八》
《偈一百二十首·其二十八》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天面雁横七八点,海门日上两三竿。

祖师心印分明在,自是时人不解看。

(0)
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首句“天面雁横七八点”,以雁群在天空中划过的轨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迁徙,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流转。次句“海门日上两三竿”,则通过太阳初升的景象,寓意着新生活的开始和希望的诞生。

后两句“祖师心印分明在,自是时人不解看”,转而探讨精神层面的启示。这里的“祖师心印”可以理解为古老的智慧或精神的传承,强调了内在的真理和智慧的存在。然而,“自是时人不解看”则揭示了人们往往难以理解和领悟这些深层意义,反映了人类对内在世界的探索和认知的局限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引申出对人生、智慧以及人类认知局限性的思考,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朝禅宗文化的影响,以及诗人对于宇宙、生命和精神世界深刻洞察的表达。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西园月夜醉作短歌二阕·其二

醉眼不识天,疑是高帐幕。

忿月喝不住,起欲取绳缚。

谁令吾不饮,饮剧始知乐。

若令东海解醉人,吾亦去取北斗酌。

(0)

同孙祖仁王平甫游蒋山作

山形郁盘陀,石路随直纡。

荫松坐兴长,饮泉百烦除。

忆望江上楼,采翠横晴虚。

爱之不能去,取席卧与俱。

若逢佳宾客,不暇外礼拘。

意爱交自然,笑语略可无。

常思一往游,杖履穷昏晡。

忽从贤豪招,气类喜不殊。

更以肴酒随,倾泻谈笑馀。

仰跻苍崖巅,下视白日徂。

夜半身在高,若骑箕尾居。

欢馀悲感集,论说追古初。

在昔天下衰,群奸起相屠。

相地视八极,怀险归此都。

全吴既臣魏,馀晋仍避胡。

此山古所瞻,形势高四隅。

游者昔为谁,名字不见书。

想当出尘樊,盘礴望八区。

固宜有高兴,何亦妄滞濡。

忆在初元年,虎狼出当涂。

众豪泣相盟,万甲聚一呼。

楼船下三江,千里悬旌旟。

忠谋屈巨猾,弱力张远图。

乞灵诉明神,至此尝踟蹰。

想当得请初,胜势先群诛。

虽时幸成功,偪仄已可吁。

岂无当时人,缩伏岩下庐。

约身甘贱贫,卑势无忧虞。

坐视扰扰中,同为祸福驱。

我当明时来,木石聊自娱。

遗祠今莫问,故邑已成墟。

归谢山下民,相期在犁锄。

(0)

寄满子权二首·其二

终年谋食亦何得,浪取穷愁只自侵。

饿死有时非正命,劳生几不愧常心。

百年此去尘埃在,万古从来意思深。

莫说山林是轻往,穷来无计得山林。

(0)

江上

羃羃江城没远烟,暮云归族忽相连。

春江流水出天外,晚渡归舟下日边。

杏萼春深翻浅缬,柳花风远曳晴绵。

无钱买得江头树,输与渔人系钓船。

(0)

露筋贞女庙

待夫以死如知命,信己轻生可谓贞。

指尔为愚今尚众,莫言吾志不难行。

(0)

读东汉

汉鼎重炎逆血熬,当时天子亦勤劳。

不能乘作唐虞计,未会严陵所谓高。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