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有蛀地牛,曲吻利如钩。
趯取尾作首,倒行腹为头。
燥土作陷沙,露喙伺其幽。
小虫误过之,一入出无由。
小儿嫉其然,取彼众中酋。
缚置它穴口,其类亦相仇。
一引两得之,尽置清溪流。
虫有蛀地牛,曲吻利如钩。
趯取尾作首,倒行腹为头。
燥土作陷沙,露喙伺其幽。
小虫误过之,一入出无由。
小儿嫉其然,取彼众中酋。
缚置它穴口,其类亦相仇。
一引两得之,尽置清溪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十虫吟》系列中的第八首,描绘了一种奇特的昆虫——地牛虫的生活习性和遭遇。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地牛虫的外形特征:“曲吻利如钩”,形象地描绘了它的嘴巴形状和锐利。地牛虫善于通过“趯取尾作首,倒行腹为头”的独特方式改变自己的位置,这种行为在诗中被赋予了狡猾和生存智慧。
然而,地牛虫的生存之道却引来小孩子的嫉妒,他们将地牛虫中的首领“缚置它穴口”,显示出孩子们的恶作剧心理。这种行为导致地牛虫群体内部的矛盾,它们“其类亦相仇”。最后,小孩子“一引两得之”,既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又将地牛虫置于困境,它们被“尽置清溪流”。
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虫子的故事,反映了儿童的天真与恶意,以及自然生物间的生存竞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
蕴玉藏珠,发丹吐蕊,开来密密琼柯。
疏影横斜,费人几度吟哦。
任他异样严风逼,耐冰霜、雅意婆娑。奈春何。
暖到庭阶,万木生和。
兼句小病难抛却,叹朝光零落,黯自消磨。
长夜无眠,寒香悄引诗魔。
青灯一豆残烟尽,乍朦胧、梦也无多。听檐阿。
铁马徐鸣,晓雁初过。
洞垣窥秘,审国工谲燮,功侔良相。
骨抱九仙宁止半,超轶十全而上。
趾美岐黄,研精难素,鸿术今无两。
医吾意耳,嗣宗高矩何让。
遥忆章贡循声,旌阳宅畔,种杏曾相傍。
沧海一壶风雨外,著手顿教无恙。
玉版方奇,青囊济普,泽共云溪样。
相如多病,几回嘶骑蓬巷。
逢江南春归。怅匆匆岁月,零落芳菲。
几日哀鹃,啼瘦沈郎腰围。
空剩得、柳枝肥好,倩他轻扶残晖。
看尘涴雕梁,泪迷粉阁,双燕认依稀。
情深浅,心低徊。数天涯万里,肠断魂飞。
省识繁华如梦,旧游都非。无意绪,牵罗帷。
总玉纤、慵调琴徽。又梅子江城,阳关唱时花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