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觉逢春客思催,江春无奈促花开。
一枝横水寒潭月,几点回风雪砌苔。
啼鸟易惊归客梦,陇云空寄故园哀。
东风已遣芳心尽,谁与垂杨衒楚台。
稍觉逢春客思催,江春无奈促花开。
一枝横水寒潭月,几点回风雪砌苔。
啼鸟易惊归客梦,陇云空寄故园哀。
东风已遣芳心尽,谁与垂杨衒楚台。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仿照前人风格的咏梅之作。诗人以春天的到来引发思乡之情为背景,描绘了梅花在江边开放的场景。"稍觉逢春客思催"表达了诗人因春天的到来而倍感游子归心似箭,"江春无奈促花开"则写出春天的力量促使梅花绽放,尽管这美景却触动了诗人的离愁。
"一枝横水寒潭月"描绘了梅花孤傲地映照在寒潭月光下的景象,"几点回风雪砌苔"则通过轻风吹过,雪花落在青苔上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清冷气质。"啼鸟易惊归客梦"借啼鸟之声暗示诗人梦境中的故乡情愫,"陇云空寄故园哀"则寄托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怀念。
最后两句"东风已遣芳心尽,谁与垂杨衒楚台",东风象征着春天,"芳心尽"意味着梅花的凋零,而"垂杨衒楚台"则以垂柳自比,表达出无人欣赏或理解诗人的情感,只能独自在异乡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