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不肯卧茅庐,赢得飘萧两鬓疏。
醉里莫知身似蝶,梦中不觉我为鱼。
故园屈指八千里,老母行年六十馀。
何日挂冠辞富贵,少林佳处卜新居。
昔年不肯卧茅庐,赢得飘萧两鬓疏。
醉里莫知身似蝶,梦中不觉我为鱼。
故园屈指八千里,老母行年六十馀。
何日挂冠辞富贵,少林佳处卜新居。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耶律楚材所作的《思亲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首句“昔年不肯卧茅庐”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志向与决心,不愿轻易放弃追求。接下来的“赢得飘萧两鬓疏”则暗示了岁月流逝,诗人已见苍老。
“醉里莫知身似蝶,梦中不觉我为鱼”两句运用了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沉醉于生活或梦境中的状态,似乎忘却了自我,如同蝶舞或鱼游,流露出一种超脱现实的逍遥感。
“故园屈指八千里,老母行年六十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家中老母日益衰老的忧虑,体现了深厚的亲情牵挂。
最后两句“何日挂冠辞富贵,少林佳处卜新居”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愿望,希望能有一天放下权位,在风景优美的少林寺附近过上宁静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又有对家庭亲情的眷恋,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