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哀姜产祸芽,龂龂鲁道可胜嗟。
武闱难起无人救,季子来归未足嘉。
庆父哀姜产祸芽,龂龂鲁道可胜嗟。
武闱难起无人救,季子来归未足嘉。
这首诗《闵公》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庆父与哀姜的描述,以及闵公的遭遇,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忧虑和对仁德之士的呼唤。
首句“庆父哀姜产祸芽”,以“庆父”与“哀姜”这两个历史人物的结合,暗示了祸乱的根源。庆父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权臣,而哀姜则是鲁庄公的夫人,他们的关系复杂,导致了鲁国内部的动荡。这里的“祸芽”比喻潜在的祸患,形象地描绘出庆父与哀姜的结合为鲁国埋下了祸乱的种子。
次句“龂龂鲁道可胜嗟”,“龂龂”形容争论激烈,这里用来形容鲁国的政治环境,暗示鲁国内部的纷争不断,难以平息。同时,“鲁道”也暗指鲁国的治理之道,表达了对鲁国政治状况的深深忧虑。
第三句“武闱难起无人救”,“武闱”原指古代选拔武官的场所,这里借指国家的军事力量或能挽救危局的人才。诗人感叹在危难之际,却无人能够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失望。
最后一句“季子来归未足嘉”,“季子”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公子季札,他以忠诚、智慧著称。诗人提到季子如果归来,虽然可以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但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面的悲观看法,认为即使有贤能之士归来,也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动荡的忧虑,以及对贤能之士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江梅破腊,把一枝来报,□原无空格,据律补春消息。
锦帐银瓶龙麝暖,画烛光摇金碧。
两径桃花,一溪流水,路入神仙宅。
云裳羽佩,洞天相会今夕。
堂下乐问灵鼍,玉人清唱,舞袖低回雪。
富贵风流须道是,天上人间难得。
玉镜台边,琼浆盏畔,共说春心切。
百年偕老,凤凰楼上风月。
雨沐秋容薄。
莹湖光、琉璃千顷,浪平如削。
步绕湖边佳绝处,时涌琼楼珠阁。
记一一、经行皆昨。
十万人家空翠里,借姮娥、玉鉴相依约。
卷雾箔,飞烟幕。
天机云锦才收却。
放芙蓉、岸花十里,翠红成幄。
向晚买舟撑月去,笑引银汉共酌。
醉欲起、骑鲸碧落。
试唤坡仙哦妙句,问淡妆、此夕如何著。
只云月,是梳掠。
湖波涨新绿,环绕越王山。
棠齐清昼馀暇,赢得静中观。
四面屏围碧玉,十里障开云锦,冰监倒晴澜。
目送孤鸿远,心与白鸥闲。
隘游人,喧鼓吹,杂歌让。
晓天澄霁,花羞柳妒怯春寒。
好在风光满眼,只恐阳春有脚,催诏下天关。
剩写鹅溪幅,归去凤池看。
疏水绕城郭,农利遍三山。
使君重本,雅志初不在游观。
化出玉壶境界,挥洒锦囊词翰,笔下涌波澜。
天巧无馀蕴,意匠自舒闲。
拥鳌头,民间乐,颂声让。
养花天气,云柔烟腻护朝寒。
桃李满城阴合,杨柳绕堤绿暗,幽鸟语间关。
似诉风光好,留与后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