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逝三春,樾荫忽倾悲我甚;
身羁千里,萍踪未定哭君难。
仙逝三春,樾荫忽倾悲我甚;
身羁千里,萍踪未定哭君难。
此挽诗以哀婉之情,悼念逝者,表达生者之痛。首句“仙逝三春,樾荫忽倾悲我甚”,以“仙逝”二字点明逝者已离世,春天的时光与“仙逝”形成对比,增添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无奈感。紧接着,“樾荫忽倾悲我甚”描绘了树木的荫蔽突然消失,比喻逝者的离去给生者带来的巨大悲痛,这种悲痛之深,难以言表。
次句“身羁千里,萍踪未定哭君难”,则从空间距离的角度出发,表达了生者与逝者之间的地理阻隔。身处千里之外,无法亲临现场为逝者送行,内心的悲痛无处宣泄,只能在心中默默哭泣。这里运用了“身羁千里”的形象比喻,生动地展现了生者与逝者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以及由此产生的深深思念和哀伤。
整首挽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生者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无力与悲痛。
山路何萦纡,有如羊肠蟠。
遮以千折峰,转我深山间。
啼鸟在高树,猿声隔层峦。
何当共幽寂,石眼泉潺潺。
落日色惨澹,仆夫足蹒跚。
猛虎远林号,飒飒风生寒。
十年苦行役,几当生死关。
俯首发深省,暮途良独难。
驾言且自慰,坦途在人寰。
倏忽失所虞,平地千仞山。
顾兹乘除理,而我心自闲。
努力在明发,今晨莫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