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初二日,圆明园引见,口占纪恩四首·其三》
《六月初二日,圆明园引见,口占纪恩四首·其三》全文
清 / 陈柄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禁柳斜斜露未乾,从容引退听和鸾。

回瞻御气瑶台迥,叨沐恩波太液宽。

银汉几层悬镜朗,玉壶一片置身寒。

最宜到此忘炎热,月地云阶仔细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六月初二日于圆明园引见时的景致与感受,充满了皇家园林的壮丽与宁静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与宁静。

首句“禁柳斜斜露未乾”,以“禁柳”点明地点为皇家禁苑,柳树斜斜的姿态,暗示着夏日的微风轻拂,而“露未乾”则预示着清晨的清新与湿润。这样的景象,为整首诗奠定了清雅的基调。

接着,“从容引退听和鸾”,描述了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诗人仿佛能听到和谐悦耳的鸾鸟鸣叫,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里的“从容引退”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也暗含了一种退隐之意,与皇家的威严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回瞻御气瑶台迥,叨沐恩波太液宽”,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皇家园林的壮丽景象。诗人回望远处的瑶台,感受到皇家的恩泽如同广阔的太液池水,既表达了对皇权的敬畏,也流露出对恩惠的感激之情。瑶台与太液池作为皇家园林的标志性景观,象征着权力与财富,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银汉几层悬镜朗,玉壶一片置身寒”,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天空中的银河比作明亮的镜子,将玉壶比作置身于寒冷之中的容器,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清凉与宁静。银河的多层次与玉壶的单一片,一动一静,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清冷的意境。

最后,“最宜到此忘炎热,月地云阶仔细看”,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此处可以忘却夏日的炎热,静心欣赏月光下的地面与云间的阶梯。这种忘却尘世烦恼、沉浸于自然美景的心态,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皇家园林独特魅力的感悟,以及在其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过程。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皇家园林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写照。

作者介绍

陈柄德
朝代:清

字伯谦,号吉甫,江阴陈墅人,乾隆丁酉拔贡,朝考一等第一名,因病未用,誊录议叙丰县教谕,荐授旌德知县。道光六年卒,年七十六。著有嵎山集。
猜你喜欢

过黄州有感

甲郡繁华控上流,郡中多半竹为楼。

楚茆巴橘通王贡,越管秦筝贮客游。

万灶颠危烟久灭,几人离散骨初收。

移船夜读眉山赋,一鹤横江月满舟。

(0)

答右大夫陈静斋诗韵

夔龙接武会风云,珍重麒麟阁上人。

径国正期行素志,读书端不事虚文。

交游有道陈雷在,公论无私贾董存。

预拟暮年寻旧约,草堂下近浣花村。

(0)

过颍州废境

倡乱伊谁始,频年战未休。

风云随变态,淮水尚安流。

绿野弥荆棘,黄沙惨髑髅。

移舟暂临眺,掩涕不胜忧。

(0)

赠历阳令

县宰张公子,能官且好文。

拟将清白节,报答圣明君。

抚卷歌秋水,扬舲带夕曛。

鸡山何处是,西望碧絪缊。

(0)

送栾架阁督运宣徽·其一

江色净如洗,白门三月春。

愁来别知己,况乃是乡人。

积雨暮云合,东风芳草新。

宣徽耆旧在,相见重咨询。

(0)

过古通源驿·其一

使过闽越极南隅,海岛江岑混一图。

出没云霞旋日月,不浮弱水得方壶。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