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惠山,并叙·其二》
《游惠山,并叙·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

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

嘉我二三子,皎然无淄磷。

胜游岂殊昔,清句仍绝尘。

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

哀哉扶风子,难与巢、许邻。

(0)
注释
薄云:稀薄的云。
不遮:遮不住。
疏雨:稀疏的雨。
不湿:打不湿。
萧萧:冷清的样子。
松径:松树林间的小路。
策策:轻快的样子。
芒鞋:草鞋。
嘉:赞美。
皎然:纯洁的样子。
无:没有。
淄磷:杂质。
胜游:美好的游历。
殊昔:今非昔比。
清句:清新的诗句。
绝尘:超凡脱俗。
吊古:凭吊古人。
泣旧史:感伤往事。
疾谗:斥责邪恶。
歌《小旻》:吟唱《小旻》诗篇。
哀哉:可悲啊。
扶风子:指某位人物。
难与:难以与…为邻。
巢、许邻: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
翻译
稀薄的云层遮不住山峰,稀疏的雨滴打不湿行人。
沿着萧瑟的松树林间小路,穿着新草鞋走得轻快。
赞美我们这些朋友们,纯洁如玉,无丝毫杂质。
美好的游历难道今非昔比?清新的诗句依然超凡脱俗。
凭吊古人,感伤往事,吟唱《小旻》以斥责邪恶。
可悲啊,扶风先生,难以与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为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愉悦的春日郊游。"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表达了天气宜人的景象,云雾轻薄,不遮挡山色,而细雨纷纷,却又不致使行人感到湿润。这样的天气恰到好处,适合游玩。

"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则写出了脚下松叶的摩擦声和穿着新的草鞋在山间小道上行走的声音。这里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景色,还通过声音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接着,诗人赞美自己的几个朋友("嘉我二三子"),并用"皎然无淄磷"来形容他们品德高尚,没有污点。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欣赏。

随后,诗人提到游乐与往昔不同("胜游岂殊昔"),而自己的清新诗句仍旧超脱尘世。这是对自己文学成就的一种肯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愿意被世俗牵绊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则是一种文化情怀的流露。诗人在游玩中,对过去历史的沉思和对古代忠良之士的缅怀,这些都化作了他笔下的墨香。

最后,诗人感叹友情难得("哀哉扶风子"),并提到与巢、许这两位朋友的邻里关系。这里表达了一种对难寻同志之人的惆怅,以及对邻里间相互扶持之情的珍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游玩中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谊和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寄从弟

眼病身亦病,浮生已半空。

迢迢千里月,应与惠连同。

(0)

谪宜阳到荆渚

汉江江水水连天,被谪宜阳路几千。

为问野人山鸟语,问予归棹是何年。

(0)

句·其四

心为杀人剑,泪是报恩珠。

(0)

句·其二

霜结梅梢玉,阴凝竹干银。

(0)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其二

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

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

白璧双明月,方知一玉真。

(0)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三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