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寻密斋觅茶吃,倒屣踉跄笑相逆。
一杯青白胜黄白,好风两袖来无迹。
晴窗午景浣风味,露饱秋蝉谩尘蜕。
周诗虽记苦如荼,浮俗但知浓若醴。
归来急足敲晨扉,香郁密云光陆离。
圭零璧碎不复惜,自候泣蚓声悲嘶。
不妨为佛先拈出,油然雪乳翻秋色。
更需佳士细商评,我恐眼中无此生。
昨寻密斋觅茶吃,倒屣踉跄笑相逆。
一杯青白胜黄白,好风两袖来无迹。
晴窗午景浣风味,露饱秋蝉谩尘蜕。
周诗虽记苦如荼,浮俗但知浓若醴。
归来急足敲晨扉,香郁密云光陆离。
圭零璧碎不复惜,自候泣蚓声悲嘶。
不妨为佛先拈出,油然雪乳翻秋色。
更需佳士细商评,我恐眼中无此生。
这首诗《谢司令惠赐茶》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品茗的雅趣与心境。
诗中开篇“昨寻密斋觅茶吃”,展现了一位茶友在寻找幽静之地品茶的情景。接着,“倒屣踉跄笑相逆”生动描绘了主人热情迎接客人的场景,以“倒屣”表现其急切与真诚。一杯青白之茶,胜过黄白之色,寓意高洁与纯净。“好风两袖来无迹”则以自然界的清风喻指茶香,飘渺而不可捉摸,形象地描绘了茶香的清新与悠远。
“晴窗午景浣风味”一句,将品茶的环境与时间巧妙结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茶桌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接下来,“露饱秋蝉谩尘蜕”以秋蝉饱食露水后蜕壳,象征着茶的甘甜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周诗虽记苦如荼,浮俗但知浓若醴”两句,对比引用了周诗中的茶苦与世俗对茶浓烈的喜好,表达了诗人对茶之真味的追求与对浮华世态的反思。
最后,“归来急足敲晨扉,香郁密云光陆离”描绘了归家途中,茶香弥漫,如同晨雾般朦胧而神秘。诗人不惜珍贵的茶具,只为等待那如泣如诉的虫鸣,仿佛在倾听茶的灵魂。他甚至希望这茶能成为佛前的供养,让茶香与雪乳般的泡沫翻滚,映衬出秋天的色彩。最后,诗人邀请佳士一同品茗,似乎担心世间再难找到如此纯粹的茶香与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品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茶文化中的雅致与深意,以及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与追求。
洛阳少年称李谟,众推横笛多功夫。
当时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
天津杨柳笼桥绿,胧月澹烟何处宿。
不怕金吾禁夜严,偷得新翻禁中曲。
曲中次第能记持,尽向乔栏闇谱之。
性聪心慧归来习,分明把向月中吹。
五音嘈囋相搀出,呼宫吸徵尤奇崛。
谁羡曹纲善琵琶,未说阳陶能觱栗。
缠声不断如连环,重声忽转如回山。
清新不比落梅曲,飘飖乍象霓裳翻。
碎节繁音交砉騞,南箕鼓风箫籁窄。
一斛明珠一索穿,撒落金盘催曲拍。
铮摐大抵声雄豪,历历出群宫调高。
丰隆惊得蛟螭起,雨趁云随初啸嗥。
每到换头多顿挫,一声忽迸疑轰破。
玲珑祇许牙枝催,清脆不容他乐和。
宫城响应声更辉,夜静月明诸处闻。
何人懒忆马南郡,知予已胜桓将军。
明皇上楼初听得,听罢沈呤都不测。
宣令遍询坊巷中,旋使王人捕入宫。
李谟悉心以实封,皇慈由是宽其罪。
后来落魄如散仙,扁舟玩月江湖天。
绣囊探出金线管,扬眉舐唇徒自怜。
惊神动鬼吹一曲,指法尤高气海圆。
波浪无风帖然静,千里水面铺轻烟。
水族精灵潜鼓舞,老龙变见来相顾。
因将铁笛相对吹,李谟未识无惊怖。
乃知艺但出众奇,不独人知鬼亦知。
《李谟吹笛歌》【宋·田锡】洛阳少年称李谟,众推横笛多功夫。当时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天津杨柳笼桥绿,胧月澹烟何处宿。不怕金吾禁夜严,偷得新翻禁中曲。曲中次第能记持,尽向乔栏闇谱之。性聪心慧归来习,分明把向月中吹。五音嘈囋相搀出,呼宫吸徵尤奇崛。谁羡曹纲善琵琶,未说阳陶能觱栗。缠声不断如连环,重声忽转如回山。清新不比落梅曲,飘飖乍象霓裳翻。碎节繁音交砉騞,南箕鼓风箫籁窄。一斛明珠一索穿,撒落金盘催曲拍。铮摐大抵声雄豪,历历出群宫调高。丰隆惊得蛟螭起,雨趁云随初啸嗥。每到换头多顿挫,一声忽迸疑轰破。玲珑祇许牙枝催,清脆不容他乐和。宫城响应声更辉,夜静月明诸处闻。何人懒忆马南郡,知予已胜桓将军。明皇上楼初听得,听罢沈呤都不测。宣令遍询坊巷中,旋使王人捕入宫。李谟悉心以实封,皇慈由是宽其罪。后来落魄如散仙,扁舟玩月江湖天。绣囊探出金线管,扬眉舐唇徒自怜。惊神动鬼吹一曲,指法尤高气海圆。波浪无风帖然静,千里水面铺轻烟。水族精灵潜鼓舞,老龙变见来相顾。因将铁笛相对吹,李谟未识无惊怖。乃知艺但出众奇,不独人知鬼亦知。
https://shici.929r.com/shici/pRDVTx3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