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草寒烟望里孤,楼桑遗迹未全芜。
帝乡耻属黄初历,王气犹延《赤伏符》。
国士风流曾据蜀,宗臣鱼水失吞吴。
啼鹃旧恨蚕丛远,此地惟闻叫野乌。
衰草寒烟望里孤,楼桑遗迹未全芜。
帝乡耻属黄初历,王气犹延《赤伏符》。
国士风流曾据蜀,宗臣鱼水失吞吴。
啼鹃旧恨蚕丛远,此地惟闻叫野乌。
这首诗描绘了楼桑村的荒凉景象和历史遗迹,通过对比表达诗人对往昔荣光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首句"衰草寒烟望里孤"以凄凉的景色开篇,展现出村庄的孤寂与衰败。"楼桑遗迹未全芜"则暗示着昔日繁华的痕迹尚存,但已显荒凉。
诗人接着借"帝乡耻属黄初历"表达了对前朝(曹魏)统治的不屑,暗指楼桑村在经历了黄初年间的历史变迁后,不再属于那个时代的辉煌。"王气犹延《赤伏符》"则引用古代预言典故,暗示这里仍有某种神秘力量或历史使命未曾消逝。
"国士风流曾据蜀"提及历史上杰出人物曾在此地建功立业,暗示楼桑村曾是英雄辈出之地。然而,"宗臣鱼水失吞吴"又转而描述了历史上的失策,可能是指蜀汉未能抵御东吴的威胁,这与楼桑村的现状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啼鹃旧恨蚕丛远,此地惟闻叫野乌"以杜鹃鸟的啼声和野乌的叫声作结,寓言了历史的哀怨和变迁,以及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伤。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楼桑村的怀古,寄寓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大道如青天,六经著日月。
群贤扬其光,粲然众星列。
胡为千载后,雕虫事钻穴。
残竹侈汉伪,遗灰昧秦阙。
鱼豕竟难辨,郑卫互相越。
白石抵真璧,跛牂骋遐辙。
喧啁寒蝉呜,萧瑟秋萤灭。
之子秉遐尚,三迁仰遗烈。
铭心诵姬繇,正席敷孔说。
夕忌明月驶,朝畏阳景没。
独立披浮云,万里见昭晢。
道积身可贵,理悟心自悦。
会当探骊龙,明珠与子掇。
神蛟脱秦网,孤凤游苍冥。
微服楚泽间,遂为圯上行。
老翁彼何士,素发垂华缨。
当桥叱取履,箕踞若狂生。
顾授一编书,奇文閟纵横。
片言斡神机,千秋启炎精。
孺子后见我,黄石济北城。
高山立遗庙,振古扬鸿名。
慨彼井底蛙,自多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