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楼桑村怀古同说岩》
《楼桑村怀古同说岩》全文
清 / 李天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衰草寒烟望里孤,楼桑遗迹未全芜。

帝乡耻属黄初历,王气犹延《赤伏符》。

国士风流曾据蜀,宗臣鱼水失吞吴。

啼鹃旧恨蚕丛远,此地惟闻叫野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楼桑村的荒凉景象和历史遗迹,通过对比表达诗人对往昔荣光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首句"衰草寒烟望里孤"以凄凉的景色开篇,展现出村庄的孤寂与衰败。"楼桑遗迹未全芜"则暗示着昔日繁华的痕迹尚存,但已显荒凉。

诗人接着借"帝乡耻属黄初历"表达了对前朝(曹魏)统治的不屑,暗指楼桑村在经历了黄初年间的历史变迁后,不再属于那个时代的辉煌。"王气犹延《赤伏符》"则引用古代预言典故,暗示这里仍有某种神秘力量或历史使命未曾消逝。

"国士风流曾据蜀"提及历史上杰出人物曾在此地建功立业,暗示楼桑村曾是英雄辈出之地。然而,"宗臣鱼水失吞吴"又转而描述了历史上的失策,可能是指蜀汉未能抵御东吴的威胁,这与楼桑村的现状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啼鹃旧恨蚕丛远,此地惟闻叫野乌"以杜鹃鸟的啼声和野乌的叫声作结,寓言了历史的哀怨和变迁,以及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伤。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楼桑村的怀古,寄寓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李天馥

李天馥
朝代:清

李天馥(1635年~1699年),字湘北,号容斋。科举寄籍归德府永城县,合肥人,其先自黄冈徙。清初文臣。崇祯十五年(1642年),张献忠攻陷庐州府,李天馥随家人避难永城,寓居于永城赵家。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顺治十五年(1658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少詹事、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为官期间,扬清激浊,学行俱优,深受康熙器重。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去世,谥文定。著有《容斋千首诗》、《容斋诗馀》等。
猜你喜欢

舟中杂兴·其九

古道长河外,邮亭落照边。

登高极分野,眺迥出风烟。

独树边淮海,孤鸿入楚天。

圯桥有遗迹,倍此忆前贤。

(0)

过宝应县

茅屋自成聚,门前湖水流。

平芜遥见塔,小港曲通舟。

樯日留飞燕,帆风起白鸥。

江湖多逸兴,况是及春游。

(0)

大江

积水荡天地,日夜流不息。

深涵万象广,静制群川溢。

混茫谅天造,疏导岂人力。

巍巍帝王都,设险以守国。

四海舟楫会,万方书轨一。

爰兹拱宸恩,共逐朝宗迹。

若杯感玄喻,如带存丹策。

不独险可凭,由来在务德。

(0)

邹氏吴江书舍

大道如青天,六经著日月。

群贤扬其光,粲然众星列。

胡为千载后,雕虫事钻穴。

残竹侈汉伪,遗灰昧秦阙。

鱼豕竟难辨,郑卫互相越。

白石抵真璧,跛牂骋遐辙。

喧啁寒蝉呜,萧瑟秋萤灭。

之子秉遐尚,三迁仰遗烈。

铭心诵姬繇,正席敷孔说。

夕忌明月驶,朝畏阳景没。

独立披浮云,万里见昭晢。

道积身可贵,理悟心自悦。

会当探骊龙,明珠与子掇。

(0)

过黄石祠怀留侯

神蛟脱秦网,孤凤游苍冥。

微服楚泽间,遂为圯上行。

老翁彼何士,素发垂华缨。

当桥叱取履,箕踞若狂生。

顾授一编书,奇文閟纵横。

片言斡神机,千秋启炎精。

孺子后见我,黄石济北城。

高山立遗庙,振古扬鸿名。

慨彼井底蛙,自多安所成。

(0)

盘谷八咏·其四西冈稼浪

开轩临西野,禾稼盈我眸。

西冈度微风,高浪涌崇丘。

扬扬翠云起,滚滚清澜浮。

虽无乘槎事,恍若睹瀛洲。

大哉化育功,沛然和泽周。

黍稌两穫宜,岁工期有秋。

含哺颂帝德,长年乐无忧。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