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今在承明庐,不愧昔年行秘书。
亲随相臣侍玉陛,肯效学士焚银鱼。
故人今在承明庐,不愧昔年行秘书。
亲随相臣侍玉陛,肯效学士焚银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昔日的同僚如今身居高位,不再像过去那样默默无闻,而是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要人物。诗人通过“承明庐”、“秘书”、“玉陛”、“学士”、“银鱼”等词语,巧妙地展现了这位朋友身份的变化与地位的提升。
“故人今在承明庐”,开篇点出友人如今的地位,承明庐是古代官署名,常指宰相办公的地方,暗示友人已步入高层。“不愧昔年行秘书”,说明友人在过去担任过秘书一类的职务,处理文书工作,但并未因此而感到羞愧或后悔,反衬出其从容自信的态度。“亲随相臣侍玉陛”,进一步描述友人现在作为宰相的随从,亲自侍立于皇帝面前,地位显赫。“肯效学士焚银鱼”,以“学士”指代文职官员,“银鱼”则是古代文官的一种标志,此处用以形容友人不愿像一般文官那样默默无闻,而是追求更为显赫的地位和权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对朋友成长变化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成就的欣赏与敬佩。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赠别或怀念之作。
去年夏雨,淫淫不息。今年无雨,赤日如炙。
日如炙,旦至晡。土既裂,苗皆枯。
去年食米,今年食麦。麦贱米贵,五斗换石。
食麦犹可,无麦则那。
东田西田戽水归,筋酸骨痛腹更饥。
天不雨,田无水。禾不生。侬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