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顶露莲萼,千岩转逼窄。
凿空绣紫苔,冰乳垂滴沥。
青松紧如拳,怒虬蹲绝壁。
佛阁驾百船,凌空飞崒嵂。
仰盻天一痕,欲前足不力。
禅榻杳无人,云洞遂深阗。
钟鸣川谷幽,霜清寒月夕。
崖崩古殿摧,庭虚落叶积。
秀从恒岳分,路向台山陟。
祀典既迁移,精灵岂久寂。
檀施见经营,静侣还驻锡。
岳灵绛节朝,大士灯光白。
游者坚道心,万古清凉宅。
九顶露莲萼,千岩转逼窄。
凿空绣紫苔,冰乳垂滴沥。
青松紧如拳,怒虬蹲绝壁。
佛阁驾百船,凌空飞崒嵂。
仰盻天一痕,欲前足不力。
禅榻杳无人,云洞遂深阗。
钟鸣川谷幽,霜清寒月夕。
崖崩古殿摧,庭虚落叶积。
秀从恒岳分,路向台山陟。
祀典既迁移,精灵岂久寂。
檀施见经营,静侣还驻锡。
岳灵绛节朝,大士灯光白。
游者坚道心,万古清凉宅。
这首诗描绘了香岩阁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首句“九顶露莲萼”以莲花比喻山峰,形象生动;“千岩转逼窄”写出山势的险峻。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凿空绣紫苔”、“冰乳垂滴沥”等细节,描绘出阁楼周围环境的奇特与清冷。
诗人进一步描绘阁楼本身,“青松紧如拳”、“怒虬蹲绝壁”,展现了阁楼所在之地的自然风貌,以及“佛阁驾百船,凌空飞崒嵂”的壮观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仰盻天一痕,欲前足不力”,流露出对自然敬畏之情。
进入阁内,诗人感受到“禅榻杳无人,云洞遂深阗”的寂静,以及“钟鸣川谷幽,霜清寒月夕”的宁静氛围。随着历史变迁,“崖崩古殿摧,庭虚落叶积”,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然而,香岩阁依然承载着信仰与文化,“秀从恒岳分,路向台山陟”,表明其在宗教上的重要地位。尽管祭祀仪式已移,但“檀施见经营,静侣还驻锡”表明仍有信徒在此修行。“岳灵绛节朝,大士灯光白”描绘了虔诚的朝拜场景,而“游者坚道心,万古清凉宅”则寄寓了人们对精神归宿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香岩阁的自然景观、历史变迁和精神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西曹日休暇,出郭偕所欢。
朝云结轻阴,微雨洒缨冠。
历石乃澄霁,始惬昭旷观。
隔浦净风烟,上流明百峦。
回眺都城壮,皇图正全安。列堠靡一警,军静江干。
将军肆高会,虎士有余间。
智者见日中,君子防未患。
吾无东山略,能不怀素餐。
溟溟雨露集,熙熙岁始更。
灵蠢各有化,人理独无生。
念我泉下子,一绝如朝荣。
生男以待终,胡为遘夭茕。
天夺良以速,安贵颜仁名。
清尘布虚室,寒晦凝轩屏。
宿草旅庭荐,哀鸟为悲鸣。
怅恍鲤趋日,礼训犹用情。
流目无存形,涕泪交沾缨。
恫忧何能已,叹息每遗声。
堂闱旷綦迹,诗书空复盈。
奚但肠九回,心膂成颓崩。
愧乏延陵达,无乃伤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