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鲜儿歌》
《朝鲜儿歌》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朝鲜儿发绿,初剪齐双眉。

芳筵夜出对歌舞,木绵裘软铜环垂。

轻身回旋细喉转,荡月摇花醉中见。

夷语何须问译人,深情知诉离乡怨。

曲终拳足拜客前,乌啼井树蜡灯然。

共讶玄菟隔云海,儿今到此是何缘?

主人为言曾远使,万里好风三日至。

鹿走荒宫乱寇过,鸡鸣废馆行人次。

四月王城麦熟稀,儿行道路两啼饥。

黄金掷买倾装得,白饭分餐趁舶归。

我忆东藩内臣日,纳女椒房被裤翟。

教坊此曲亦应传,特奉宸游乐朝夕。

中国年来乱未锄,顿令贡使入朝无。

储皇尚说居灵武,丞相方谋卜许都。

金水河边几株柳,依旧春风无恙否?

小臣抚事忆升平,尊前泪泻多于酒。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朝鲜儿歌》描绘了一位朝鲜孩童在华的经历和情感。诗中通过细致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孩子初来乍到的异国生活,如剪发、参加宴会、身着木绵裘、欣赏歌舞等。孩子的舞姿轻盈,歌声动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离愁别绪。

在宴会上,孩子用不太熟悉的夷语表达情感,无需翻译就能传达离乡的哀怨。曲终时,他向客人行礼,周围的人惊讶于他的到来,询问缘由。诗人通过讲述主人的远使之行,暗示了孩子的到来可能与外交使命有关。

接着,诗中描述了孩子旅途中的艰辛,包括荒宫、乱寇、饥饿,以及为了回国而倾尽所有购买食物。回忆起自己在宫廷的日子,诗人提及教坊传唱此曲,是为了取悦皇帝。然而,此时国家动荡,贡使难以入朝,令人感慨。

最后,诗人借柳树象征和平与繁荣,询问它们是否依旧在春风中茂盛,表达了对昔日升平景象的怀念,以及面对战乱时的无奈和泪水。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交织。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菩萨蛮

鹧鸪飞上罗襦绣,银屏春向夗央透。

香袅鬓花风,玉钗胡蝶红。

柳丝千种碧,窈窕吴山色。

山色正如眉,销残春不知。

(0)

鹧鸪天

旧梦飘烟忏泪痕。东墙明镜欲辞春。

心如三月欺风絮,愁似千年屑麝尘。

看白日,送黄昏。天涯消息怯归魂。

冥冥碎念知谁会,坐惜炉灰劫影新。

(0)

鹤鸣夜月

闲上高峰望德阳,旗山涪水尽苍苍。

丹炉人远苔生径,野寺僧稀叶满廊。

云散渔村留月影,星回东壁映台光。

鹤鸣石洞何须问,独自吹箫下凤凰。

(0)

挽某夫人词

走马冈头望高冢,紫藤垂垂木双拱。

乡人指点说姓名,言未宣兮泪先涌。

朴庵自是□之英,玉在璞兮金在矿。

诗书教子□为郎,末世浮华不须骋。

子能承志读父书,青云甲第黄门居。

日晏退朝封事异,动念罔极成嗟吁。

九重推恩贲泉壤,母兮珠翟绣罗嚅。

枭吟鹤吊母亦逝,号天叩地将何如。

秋风八月南还路,草屦麻衣触霜露。

岷江浩浩情与深,燕山迢迢恩久负。

遗德聊凭太史公,巨笔瑰词□铭墓。

我惭桑梓在邻封,二十年来深景慕。

兰肴椒醑奠无由,目断吴天双白鹭。

(0)

百花亭春咏

涟漪碧水浸苔痕,垂柳丝丝静掩门。

月上海棠惊鸟梦,雨来庭院浴花魂。

(0)

中元登狮子岭感怀

晚登狮子岭,四望净云烟。

叶落瘦崖树,雨过响涧泉。

人颜移岁月,秋色老山川。

令节须酬赏,天空月正圆。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