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星尚在,数里未天明。
不辨云林色,空闻风水声。
月从山上落,河入斗间横。
渐至重门外,依稀见洛城。
早行星尚在,数里未天明。
不辨云林色,空闻风水声。
月从山上落,河入斗间横。
渐至重门外,依稀见洛城。
此诗描绘了清晨踏月而行的独特景象与感受,颇具意境。
开篇“早行星尚在,数里未天明”两句,设置了一种朦胧的晨光中行走的情景。这里的“星尚在”,暗示了时间的紧迫与静谧;而“数里未天明”,则强调了清晨的黑暗和旅人的孤独。
接着,“不辨云林色,空闻风水声”二句,以主观感受为线索,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无法分辨云与林的颜色,只能听到风和水的声音,这描写了清晨自然界的宁静与神秘。
“月从山上落,河入斗间横”两句,则以壮阔的画面展现了宇宙之大。这里的“月从山上落”,形象地展示了月亮在山峦间缓缓下沉的情景;而“河入斗间横”,则是对星辰之美的一种描绘,通过河流与星宿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大观的感悟。
最后,“渐至重门外,依稀见洛城”两句,转向了人类居住的城市。这里的“重门”,可能指的是城市的大门或关卡;而“依稀见洛城”,则是诗人在晨光微露中隐约看到洛阳城景的一种描写。
综上所述,此诗不仅展现了早行之美,更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摹,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宇宙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