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叶催耕二月时,斜桥曲岸马行迟。
家家卖酒清明近,红白花开一两枝。
葛叶催耕二月时,斜桥曲岸马行迟。
家家卖酒清明近,红白花开一两枝。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春天郊外的生动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葛叶催耕二月时”,以“葛叶”作为春日郊外的代表,暗示着农事的开始,二月正是春耕的好时节。通过“催耕”二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敬畏与期待。
次句“斜桥曲岸马行迟”,画面转向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旁,一座斜桥横跨其上。马儿缓缓行走,似乎在欣赏沿途的风景,或是感受春天的气息。这一句通过“迟”字,不仅描绘了马儿的悠闲姿态,也暗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家家卖酒清明近”,点明了时间的推移,清明节即将到来。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之前,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其中一项便是售卖美酒。这不仅反映了节日的习俗,也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温馨。
最后一句“红白花开一两枝”,以“红白花开”描绘了春天的色彩斑斓,同时“一两枝”则强调了花的稀疏,营造了一种淡淡的春意。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又赋予了画面一种静谧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活场景,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民俗文化的体现,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先来花较开迟,怎禁风雪摧残过。
红英紫萼,从他点缀,翻成沾污。
一点清香,几多秾艳,紧藏不露。
伴杨花散漫,逡巡堆积,纤粟处、妆成大。
多谢东君造化。
把群阴、一朝除破。
千机锦绣,露浓香软,中间坐我。
嚼徵含商,振金敲玉,埙篪相和。
问西湖,别有一番桃李,肯同游么。
暮天丝雨轻寒,二分春色看看过。
梅花谢了,苍苔万点,香残粉污。
犹喜墙头,一枝娇袅,杏腮微露。
算几回逗晓,朱阑独倚,悄只怕、东风大。
浮世名缰利锁。
这区区、要须识破。
沧波夜月,翠微云树,依然还我。
重结鸥盟,细听莺语,自歌自和。
问黄沙飞镞,红尘走马,又还知么。
近家添得园亭,晓山时看飞云过。
拥石栽梅,疏池傍竹,剪除芜污。
更喜南墙,杏腮桃脸,含羞微露。
算莺花世界,都来十亩,规模好、何须大。
开放两眉上锁。
把春前、新醅拨破。
病酒无聊,且容觞客,无多酌我。
底用歌喉,柳边自有,鸣禽相和。
逗归来,折得花枝教看,似人人么。
正桃花、渐蜚红雨,依稀一半春色。
东风十里离亭恨,杨柳丝丝如织。
远又忆。
向雪月梅边,陶写吟情逸。
清愁拍拍。
算只暮山知,栖鸦斜照,春树渺空碧。
文章贯,合整垂云健翼。
翔鸾底用栖棘。
要寻玉洞烟霞胜,聊趁麟符蜚檄。
归骑急。
看尘袂方清,有恩纶催入。
凫仙倦舄。
相与问孤山,开樽抵掌,一舸画桥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