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游曲》描绘了明代京城长安的春日游赏景象,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繁华景象。
开篇“长安大道纵春游”,点明了地点与季节,长安的大道上,人们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欢乐。接着“燕草萋萋满御沟”,以燕地的草木茂盛,御沟的流水潺潺,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意。西山的颜色仿佛终南山,太液池的水面如同渭水之头,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春景的壮丽与广阔。
“太液流澌已三月,西山绝巘犹残雪”两句,描绘了太液池的冰块已经融化,而西山的山顶还残留着积雪,春寒料峭与春暖花开并存的景象。接着“绿树遥连五凤楼,彤云深护双龙阙”,以绿树与五凤楼、彤云与双龙阙的对比,展现出京城的宏伟与壮观。
“秦川公子玉骢嘶,半醉章台日未低”描绘了一位公子在章台醉酒的情景,马儿嘶鸣,时间似乎也停滞了。接下来的“挟弹呼鹰熊馆北,挥鞭飞鞚灞桥西”,则展现了贵族们狩猎的豪情,熊馆北、灞桥西,地点的转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芊绵紫陌华茵细,窈窕青楼弦管沸”描绘了京城街道的繁华与青楼的热闹,细密的华茵铺满了紫色的道路,弦管声在青楼中沸腾,展现了都市生活的奢华与喧嚣。
“赏胜俱邀侠客来,骑回暂向倡家系”表现了人们在赏景时邀请侠客相伴,短暂的休息则是在倡家停留,体现了社交活动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倡家少女艳神仙,红杏齐开花满天”描绘了倡家少女的美丽,如同仙子一般,红杏盛开,满天都是春色。接下来的“郁金香袅芙容帐,琥珀杯行玳瑁筵”则展示了宴席上的豪华与精致,郁金香袅袅升起,芙容帐内烛光摇曳,琥珀杯与玳瑁盘中的美食美酒,尽显富贵气派。
“千回送酒银瓶满,一曲当楼明月转”描绘了宴会上的频繁敬酒与歌舞表演,银瓶满载美酒,明月在楼上缓缓转动,增添了夜晚的浪漫氛围。
“莺笙鹤笛引宵长,绣簿锦屏障春暖”以莺笙鹤笛的悠扬旋律,绣簿锦屏的装饰,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高雅与温馨。
“歌翻子夜更悠悠,舞罢霓裳乐未休”描绘了深夜的歌声与舞蹈,子夜歌声悠长,舞者舞罢,音乐仍未停歇,展现了宴会的持续与热烈。
“古调暂更新水令,新腔又过小梁州”表现了音乐风格的变换,从古老的曲调到新的水令,再到小梁州的新腔,音乐的多样性丰富了宴会的体验。
“为君酒涴春衫袂,为君笑解罗襦带”表达了对君主或贵人的敬意与热情,愿意为其洒满春衫袖口的酒,解开罗襦带,展现了对尊贵者的尊重与服务。
“不惜侬家羞展眉,不怨个人太无赖”表达了对个人行为的宽容与理解,即使面对无理取闹的人也不抱怨,展现了宽广的胸怀与和谐的社会氛围。
“春花春月冶游多,相携相引屡经过”描绘了春日里人们频繁出游的场景,相互陪伴,享受着春日的美好时光。
“交疏影里频留盻,娇鸟窗前奈尔何”描绘了在疏影斑驳的树下,人们频繁地投以目光,如同窗前的娇鸟,无法摆脱外界的吸引。
“五陵走马徒能侠,西津交佩谁怜妾”表达了对五陵贵族的羡慕与对西津女子的同情,展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与情感的复杂性。
“燕岁莺年容易更,鸦黄蝶粉殷勤贴”描绘了时光易逝,如同燕子与黄莺的换季,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
“十千买笑意何如,百万缠头日不虚”表达了对金钱与快乐的权衡,用十千钱买来的笑容,比百万缠头更为珍贵。
“何事草玄甘寂寞,独怜杨子一床书”表达了对隐居生活与读书的向往,甘愿忍受寂寞,独爱杨子的一床书,展现了对知识与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京城长安春日游赏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欢愉与情感的复杂性,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