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望后反舌竞飞鸣四五日》
《十月望后反舌竞飞鸣四五日》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仲夏声宜收反舌,仲冬何事竞声声。

春秋月令即无准,郊藉时鸣底不平。

大梵咒长翻黑齿,小蛮曲短换朱樱。

谁能一一奥分别,嬴得芳斋自在听。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十月望后反舌竞飞鸣四五日》。诗中以反舌鸟在非季节性的时间内鸣叫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现象与时节规律之间不协调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描绘了反舌鸟在秋季与冬季异常鸣叫的情景,以此引发对于自然界秩序与人类认知之间的思考。

首句“仲夏声宜收反舌”,意指在夏季末期,反舌鸟应该停止鸣叫,但这里却出现了反常的现象。接着,“仲冬何事竞声声”则将话题转向冬季,反舌鸟为何在寒冷的季节里仍旧鸣叫不息?这种反常的现象引发了诗人的好奇与思考。

“春秋月令即无准,郊藉时鸣底不平”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规律性与反舌鸟行为之间的矛盾。诗人质疑为何在四季分明的自然规律下,反舌鸟的鸣叫显得不合时宜,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疑问,也是对人类认知局限性的反思。

接下来,“大梵咒长翻黑齿,小蛮曲短换朱樱”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反舌鸟的叫声比作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或咒语,暗示了自然界声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声音的理解和解读方式。

最后,“谁能一一奥分别,嬴得芳斋自在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探索欲望,以及在欣赏自然声音时的自由与宁静心态。诗人似乎在说,面对自然界的种种奇异现象,人类或许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其背后的奥秘,但正是这种未知与神秘,使得自然的声音更加吸引人,让人愿意沉浸其中,享受这份自在与宁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反舌鸟异常鸣叫这一自然现象的描述,探讨了自然规律与人类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自然之谜时的人类情感与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对未知的好奇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云亭灯市竹枝词·其五

时样衣裳巧样妆,及笄娇女意扬扬。

有人尾后私相认,是否前村薄倖郎。

(0)

赵焕文挽诗三首·其三

讲学风开郑太常,胶庠继起共流芳。

三贤泉下应含笑,此事荒庵也有光。

(0)

癸丑九月,六十自慨四首·其三

旧事重提细忖量,未能亲墓表泷冈。

停车问字徒饶舌,倾盖论交枉热肠。

曾效捉刀杨德祖,空怀草檄骆宾王。

昔年辛苦论文友,偻指知音半北邙。

(0)

早船至甘露镇

连宵注雨到清晨,出郭秧歌处处新。

沙岸柳摇溪水阔,江村花发槿篱春。

归帆破浪行先马,宿鹭冲波去畏人。

自笑不如湖上叟,朝朝鼓棹任垂纶。

(0)

题曾君静中翰湛清华阁诗卷兼述鄙怀

我公吟妙句,思入碧云深。

雨过风生竹,天清月满林。

但求性情至,不论宋唐音。

谬许知己者,相其惬素心。

失学从年少,疏狂恋酒杯。

家贫轻作客,身拙独怜才。

未有惊人句,何因访草莱。

君如用幽意,莫使笑陈雷。

(0)

癸未四十述怀八首·其四

客窗愁对短檠红,起看银河泻碧空。

小倚花栏怀旧雨,每惊泥爪羡归鸿。

相如赋好曾无益,杜老诗多未厌穷。

羽倦飞低还未得,绿槐声里又秋风。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