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成三笑,俄惊度九秋。
汀迷曾宿客,树系欲行舟。
酒劲风殴碎,灯清雨解愁。
翻嫌人意冷,永夕为天留。
偶尔成三笑,俄惊度九秋。
汀迷曾宿客,树系欲行舟。
酒劲风殴碎,灯清雨解愁。
翻嫌人意冷,永夕为天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惠山听雨时的内心感受与所见景象,充满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首联“偶尔成三笑,俄惊度九秋”,以“偶尔”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偶遇的轻松与愉悦,随后“俄惊度九秋”则突显出时间的流逝之快,将短暂的欢愉与漫长的岁月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颔联“汀迷曾宿客,树系欲行舟”,通过“汀迷”和“树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汀洲上的迷雾仿佛是曾经宿泊的客人,而树上系着的船则预示着即将启程的旅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复杂心情。
颈联“酒劲风殴碎,灯清雨解愁”,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酒劲与风的冲突象征着内心的挣扎与外界的冲击,而灯光在雨中的清晰则像是心灵的慰藉,帮助解除了忧愁。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希望。
尾联“翻嫌人意冷,永夕为天留”,表达了诗人对人情冷漠的不满与对大自然永恒不变的向往。在漫长的夜晚中,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天地融为一体,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听雨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年少尝读书,复挟琴与医。
世无识真者,持此将安之。
古调不咏俗,空囊不贮赀。
结交名公卿,云间接风期。
披烟对珠玉,常恐生微疵。
向来壁上弓,落杯辄自疑。
此事一了了,昔贤当并驰。
李卿句有眼,妙语真而师。
张芝学书池水黑,章草如芝古无敌。
右军睥睨难抗行,恨不临池作书癖。
云何汝水之上崔嵬峰,到今方池有遗墨。
此事不特古老传,往往故事书简册。
南丰先生欣得之,手挥巨笔飞霹雳。
云是逸少徜徉山水间,笔墨淋漓此其迹。
呜呼胜事妙入神,千年尺水清粼粼。
有时水面浮墨过,纷纷郁郁非烟云。
我书敧倾不成字,秋雁斜行落窗纸。
印泥沙法安可传,独抚馀踪玩清泚。
但当一日书一箱,笔踪或在子钦行。
他年若榜凌云殿,定不悬橙白头如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