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拙营巢苦,鱼贪触网惊。
岂缘身外事,亦似我劳形。
燕拙营巢苦,鱼贪触网惊。
岂缘身外事,亦似我劳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作品,名为《退居漫题七首(其七)》。从这四句话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刻哲思和对生活的感慨。
"燕拙营巢苦,鱼贪触网惊。" 这两句通过燕子建巢和鱼儿触网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都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深切感受。燕子的巢穴需要精心构筑,而鱼儿一旦贪婪追求而触网,就会陷入困境。这两种情形都是对生命中苦乐参半状态的一种写照。
"岂缘身外事,亦似我劳形。" 这两句则是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对于这些自然现象所引发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燕子和鱼儿的遭遇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人类自身的劳碌相似的。这里的“身外事”指的是不仅限于个体自身的事情,而是包括了所有可以观察到的一切现象。这两句通过将自然界的事物与个人经历相联系,表达了一种对宇宙万物命运共同性的感悟。
总体而言,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既包含了自然观察又融入了深刻哲理的诗句,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传达了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层理解。
蓬莱海上空前后,石壁千寻战浪久。
记得坡公海上游,搜奇踏上蓬莱首。
土人为此弹子砣,圆熟可爱试携取。
笑携数枚海上归,十分海气囊八九。
乃作诗歌遗老人,自矜东海袖中有。
有时舞袖鼓风雷,疑是射鲛奔鲸吼。
有时拂袖散云烟,疑是下獭驱鱼走。
海汐去兮海潮来,去来呼吸坡公手。
坡公海外擅奇文,奇绝无出坡公右。
蓬莱见说变沧桑,袖里茫茫今变否。
大士真慈念群生,有如慈母忆其子。
尽尘毛刹世界海,一一具此一念中。
惟此一念不退转,如子得母亦复然。
眼声耳色互三昧,情与无情同證入。
有能不作实證想,当知此相亦非实。
忽若子母不相知,大士实相常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