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谁扫拂云柯,摇落偏宜傍晚多。
汉苑哀螺曾入曲,洞庭秋水忽生波。
柝中影度关山月,梦里声残子夜歌。
咫尺天涯人共远,满林风雨下松萝。
朝来谁扫拂云柯,摇落偏宜傍晚多。
汉苑哀螺曾入曲,洞庭秋水忽生波。
柝中影度关山月,梦里声残子夜歌。
咫尺天涯人共远,满林风雨下松萝。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落叶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秋意和淡淡的哀愁。首联“朝来谁扫拂云柯,摇落偏宜傍晚多”以问句开篇,仿佛在询问谁在清晨清扫着高高的树梢,而傍晚时分,落叶纷飞,更显得景色宜人。接着,“汉苑哀螺曾入曲,洞庭秋水忽生波”两句运用典故,将落叶与历史、自然景象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壮丽感。
“柝中影度关山月,梦里声残子夜歌”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柝声与月影交织,似乎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而梦中的歌声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愁。最后,“咫尺天涯人共远,满林风雨下松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即使距离近在咫尺,心灵却仿佛远隔天涯,满林的风雨与松萝的景象,既是自然界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落叶带来的季节变换之美,以及由此引发的深邃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下邳壮节伊谁如,谈兵早读孙吴书。
夜庐母冢辄流血,晓陷敌阵随捐躯。
西江都帅誇贤子,为子为臣亦如此。
承欢敌忾嗣前人,岂直相传袭金紫。
大廷宠赠祖父功,明威昭勇官资崇。
碑烦史笔制词美,诰锡奎章题字浓。
怙恃九原嗟不作,想像音容空泪落。
致养无由奉笋鲑,竭诚但愿倾葵藿。
裨校同推智略深,亲恩国事两关心。
吾知燕颔封侯相,汉代将军重见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