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猿》
《白猿》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黄山白猿千年物,出没无时不知穴。

裹身只借千岩云,疗饥惟餐太古雪。

老僧诵号至夜分,下阶看天猿在门。

呼之不来近不避,玄玄默默西来意。

晓来乃在莲峰头,忽复吟声隔遥翠。

游人千百少一逢,应知祇在兹山中。

山空日暮无可托,我欲拾橡来相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幽静的山林景象,通过白猿这一形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微妙的和谐与冲突。

首句“黄山白猿千年物”,以黄山为背景,点明了白猿的栖息地,赋予其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接着,“出没无时不知穴”描绘了白猿行动的自由与隐秘,它们在山林间穿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难以捉摸。

“裹身只借千岩云,疗饥惟餐太古雪。”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白猿的生活习性,它们依靠山间的云雾和古老的积雪生存,生活简单而自足,体现了自然界的原始状态和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老僧诵号至夜分,下阶看天猿在门。”这里引入了僧人的视角,通过老僧对白猿的观察,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某种联系与尊重。夜晚,僧人在山中诵经,白猿却出现在门前,这种偶然的相遇,似乎预示着某种超乎寻常的默契或启示。

“呼之不来近不避,玄玄默默西来意。”白猿面对僧人的呼唤,既不回应也不靠近,保持了一种神秘的距离感。这不仅是对白猿行为的描述,也暗示了某种深邃的哲学思考,即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互动,而是包含着更为复杂和深远的意义。

“晓来乃在莲峰头,忽复吟声隔遥翠。”早晨,白猿出现在莲峰之巅,其吟声在翠绿的山林中回荡,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和宁静,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游人千百少一逢,应知祇在兹山中。”诗人指出,尽管山中游人众多,但能遇到白猿的机会却极为罕见,这不仅强调了白猿的稀有与神秘,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最后,“山空日暮无可托,我欲拾橡来相从。”在山空日暮之时,诗人表达了想要与白猿相伴的愿望,这种愿望不仅仅是对动物的亲近,更是一种对自然生活、对简单纯粹生活方式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山林图景,通过对白猿这一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江行遇风

风急难开船,高浪泼银屋。

下水辄畏之,病篙舌愈缩。

商人货物重,久谙风信熟。

我舟轻抵叶,帆破无完幅。

归心劈箭忙,傍晚犹颠狂。

忽将絮帽披,沙头寻酒坊。

欲滞两三宵,船上无赢粮。

转晴赖晓霜,中夜祈彼苍。

(0)

夜泊浯溪·其二

二十年前八桂回,摩挲苍藓读碑来。

如今再自浯溪过,折得梅花伴酒杯。

(0)

钱塘怀古·其三

衣带一条水,靴尖三百州。

市朝陈迹在,图籍别人收。

南渡衣冠尽,西湖歌舞休。

久知事当尔,曾记五更头。

(0)

兴庆池禊宴

岁和事简正韶春,兴庆池边乐众宾。

寻胜此时追曲水,赏芳良会属平津。

映花语笑秋千女,隔岸丝簧祓禊人。

深愧薄才叨下幕,酒酣应许吐车茵。

(0)

句·其一

色空了了空还执,体相如如相即非。

(0)

西江月·其二三月初六日席上代监酒和

晚路交游绿酒,平生志趣青霞。霜风时节近黄花。

泛宅舟将鹢画。不分两溪明月,夜深只属渔家。

今朝清赏寄情涯。肯向萦涂索价。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