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水堤旁千树柳,仙宫还在人天。
是谁驴背耸诗肩。不如来饮酒,倾倒醉吟边。
鸟踏画檐时点缀,珠帘向晚风穿。
依稀竹上尽婵娟。黄昏图画出,云尽月重圆。
玉水堤旁千树柳,仙宫还在人天。
是谁驴背耸诗肩。不如来饮酒,倾倒醉吟边。
鸟踏画檐时点缀,珠帘向晚风穿。
依稀竹上尽婵娟。黄昏图画出,云尽月重圆。
这首明代杨慎的《临江仙·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开篇"玉水堤旁千树柳",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清澈的河水边,成排的柳树婆娑摇曳,营造出江南水乡的恬静之美。"仙宫还在人天"则暗示着远处若有若无的仙境,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氛围。
"是谁驴背耸诗肩"一句,通过奇特的想象,将诗人骑驴吟诗的形象刻画得生动有趣,展现了文人的潇洒与才情。接下来的"不如来饮酒,倾倒醉吟边",表达了诗人对饮酒作诗的热爱,以及对当下美好时光的享受。
"鸟踏画檐时点缀,珠帘向晚风穿"描绘了傍晚时分,鸟儿在雕梁画栋间穿梭,珠帘随风轻轻摇曳,动静结合,画面生动。"依稀竹上尽婵娟"则借月光映照在翠竹上的景象,烘托出月夜的清幽和女子的美好。
最后两句"黄昏图画出,云尽月重圆"收束全诗,以黄昏时分的景色作为背景,寓意着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美好的事物总会如月圆一般,在人们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象。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