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善枕席,西家供织作。
东家喜月上,西家忧日落。
日月同在天,忧喜一何殊。
借问东家女,妾有何不如。
东家善枕席,西家供织作。
东家喜月上,西家忧日落。
日月同在天,忧喜一何殊。
借问东家女,妾有何不如。
这首明代沈野的诗《古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场景。诗中,东家和西家各有其生活状态:东家以月亮升起为乐,象征着夜晚的宁静和可能的温馨时光;而西家则因日落而忧虑,暗示着生活的艰辛和对白天结束的担忧。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尽管日月共天,但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受和态度却大相径庭。
最后,诗人借东家女子之口提出疑问,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究竟是哪里不如西家?这句问话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或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也引发读者对生活态度和价值选择的深思。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我生爱林泉,俗事常鞅掌。
十年苦烦剧,一念愈倾仰。
峰峦看画图,云烟入想像。
久成心上癖,欲忍不可强。
荷有敬斋公,恒以善相长。
携我游黄华,一洗尘虑爽。
行行叹奇绝,举目皆胜赏。
镜台耸百崄,瀑布落千丈。
石苔积重痕,溪风动幽响。
使我躁竞息,使我心志广。
恍如梦中身,翱翔千古上。
回首声利场,谁能脱尘网。
我老得仁心,动作皆可像。
还家拟邻居,求田冀接壤。
便许朴钝质,于此静中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