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内兄见招夜坐言别》
《内兄见招夜坐言别》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到门忽自识,客舍早梅开。

凛岁偶相似,清芬又不摧。

江风飘月上,河汉倒烟来。

长孺亦为郡,当时许召回。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内兄见招夜坐言别》描绘了诗人与内兄深夜相聚的情景,以及即将离别的感怀。首句“到门忽自识”,写诗人来到内兄寓所,彼此间的熟悉和亲切感油然而生。次句“客舍早梅开”,以早春的梅花开放象征着季节更迭和相聚的喜悦。

“凛岁偶相似”暗示了时光匆匆,岁月如梭,与内兄的相遇仿佛是偶然中的必然。接下来,“清芬又不摧”赞美了梅花的清香,暗喻内兄的高洁品格,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其清雅芬芳。

“江风飘月上,河汉倒烟来”通过江风、明月和银河的意象,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夜晚氛围,表达了诗人与内兄共度的美好时光。最后两句“长孺亦为郡,当时许召回”,提到内兄任职地方官,诗人希望他能有机会被召回京城,暗示了对内兄仕途的关心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诗人与内兄的深厚情谊,也寓含了对未来的期盼和离别的淡淡哀愁。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渔父四时曲·春

霁江浮春新水肥,粼粼鸭绿东风微。
波心上下舴艋滑,钓车香饵卷落晖。
纤鳞噞喁锦穿柳,半留卖钱半换酒。
烂醉茅檐红杏家,折花簪发把两手。
沙岸寻芳青骢嘶,弹丝吹竹挟蛾眉。
笑指渔父何寂寞,渔父掉头号我自乐。

(0)

渔父四时曲·夏

烟溪流碧浸炎空,涤濯袢蒸蒹葭风。
大港小港凉世界,隔堤荷荡香到篷。
侬家生长舟一叶,岂识人间半点热。
青笠绿蓑山雨来,雨过波平夜撑月。
水亭避暑冰玉肌,枕设珊瑚簟琉璃。
笑指渔父何辛苦,渔父掉头浑不顾。

(0)

佳人两章寄许东溪

衡之江,清且漪。
我有佳人,在江之湄。
朝餐菭蘠兮夕馔江蓠,欲往从之兮我马虺隤。
安得为琴高,沿波与君随。
衡之江,清且漪。

(0)

送史主簿之鄂就辟

囊中秋卷逼唐贤,门外侯芭问太玄。
才大岂堪栖枳棘,官清应只友兰荃。
湘行又泛君山月,淮绩曾冲赤壁烟。
拟借从君新句看,试寻黄帽寄纲船。

(0)

题昭州田廷亮书稿后

槟榔口里吐参苓,折槛无门九虎深。
家在道乡亭畔住,定应千古有知音。

(0)

读李群玉集

光顺门前系马吟,弘文馆里翠云春。
却怜白首河西尉,枉作蓬莱献赋人。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